投资情绪背后逻辑
刚才聊了投资者的投资意愿,那么投资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们来探索下背后的原因。
① 基本面预期
对于投资来说,一定会看经济基本面。也就是说他们对基本面的预期,很大程度影响到他们的投资意愿。
从数据上看,在新冠疫情比较严重的4月和9月,整个GDP的增长有所回调,大概从5.1%回调到4.8%左右。
而到了四季度末,包括散户、金融从业者在内的投资者对于GDP的增速期望迅速上升,从三季度的增速4.8%调整至5.2%左右,这个增速和2018年三季度较为接近,属于高增长速度。
前面讲到的是投资者对股市的乐观情绪,主要在于投资者看好基本面。
② 公司层面预期
2020年第三、四季度,人们对于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速预期大幅回调。
截至目前,金融从业者回调幅度大于散户:他们认为上市公司在今后5年里利润增速达在12%左右。
长期来说,任何一家公司长期回报主要来自于利润增长、收入增长,12%的增速预期属于快速的增长。
③ 风险预期
从风险的角度来讲,主要有对通胀、基准利率、估值以及国际政治风险等预期。
a. 通胀预期
调查显示:大家对通胀的预期较低,一方面大家认为利润会增长很快,另一方面通胀预期并不高。
过去两年,国内通胀率一直在下调,到现在只有2.5%。但中国的通胀在全球范围内相对比较高。
虽然2020年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所有国家都在印货币。目前来看,全球范围内没有很大的通胀威胁,至少并没有通胀的迹象,而且投资者也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
b. 基准利率预期
在投资领域,基准利率决定了很多事情:利率越高,股票、债券、房地产投资显得越不划算。
因为你可以把钱存在银行中,相反,利率低时,其他的投资方式会带来了更高的投资回报。
从全球利率来看,中国的一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几乎是最高的,在2.5%左右。
但其它重要的经济体,包括美国、日本、欧元区,日本和欧元区利率已经是负利率了,对于美国来讲基本是零。
所以在低利率的情况下,投资是非常好的。
c. 估值预期
如果我们用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问题,你投任何一家企业、一个项目,最后的回报并非基本面越好,回报越高。
而是应该在此基础上考虑价格因素,基本面与价格的比值决定了未来的收益情况。
对于估值来讲,调查显示:过去两年,中国投资者认为A股价格基本合理,四季度64%,较三季度66%,下降了2%。
d. 国际政治风险
国际政治风险主要指中美关系。
过去两年,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对中国的经济影响非常大。就短期影响来说,调查显示持负面态度的人相对较多。长期来说,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