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去拜访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的CEO,谈及如何留住人才,这位CEO说:在深圳南山科技园的互联网科技创业企业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好点的技术人才和产品经理,很容易被旁边的互联网巨头公司挖走。面对互联网巨无霸企业的人才虹吸效应,不少中小创业型公司都面临人才难留之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事实:在互联网的世界,龙头企业越来越“通吃天下”,每一个细分行业,都越来越加速呈现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与之相对应,在A股市场,投资者会发现,以往市场行情转暖时那种“齐涨共跌”的现象,已经不大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每一个细分行业的龙头股一个劲地涨,同行业的其他大部分“队友”,则不会出现跟涨的趋势,如果投资者抱着追“滞涨股”的思路,十之八九会亏损或者达不到预期投资收益。
在最近这轮科技股的行情中,无论是半导体,还是通信行业、软件股,基本上都是各个细分行业的龙头股在涨,同行业的其他个股则大多一直不涨甚至下跌,或者微涨。再以5G概念股为例,无论是射频、滤波器,还是光棒、光模块,基本上每个细分行业都主要是一两只龙头股在涨。白酒股更是如此,除了龙头白酒股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涨幅居前外,大部分的三四线白酒股,其实涨幅并不明显,这和以往牛市中“龙头一涨、鸡犬升天”的景象,确实大不一样。
换言之,在A股市场当下的这个阶段,细分行业的龙头股才有可能享受估值溢价,非龙头股的估值溢价效应,已经越来越成为“明日黄花”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和互联网巨无霸企业的人才虹吸效应一样,中国经济发展到当下这个时段,各个行业的集中度正在加速提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再一次加大了各个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进程。善于运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企业,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不善于运用互联网的企业,可能只能面临日薄西山的窘境,抑或直接被淘汰。互联网的典型特征,就是赢家通吃、强者恒强,它突破了时空的拘囿,谁能够抢得先机,谁就能步步为营、招招领先。互联网行业发展到现在,在社交领域,确实很难看到能够超越腾讯的;而在电商领域,确实也很难看到能够超越阿里巴巴的,不是众多创业型企业不努力,而是世界的玩法变了,游戏规则变了。
从产业经济的这个趋势出发,A股市场的投资者,也应该顺势而变,尤其是新兴行业,大多是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紧密相连、一路发展起来的,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每一个细分行业竞争到最后,可能只有龙头公司才能活下来,而龙头公司在A股市场的估值溢价,将会越来越明显。如果你看好科技股,最好的风险收益比,就是投资各个科技细分行业的龙头股。
龙头股的这种估值溢价效应,在A股市场以存量资金博弈为主要特征的背景之下,会越来越加强,非龙头股享受估值溢价的机会将进一步降低,市场整体的机会,就是结构性投资机会。在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阶段,类似于2006年、2007年的系统性牛市机会,出现的概率越来越小,股票市场的指数尽管不容易出现牛市,但结构性机会丝毫不亚于系统性牛市,比如主营业务为PCB的沪电股份,过去一年最高差不多涨了整整7倍!这种涨幅放到系统性的大牛市里,也是非常罕见的。
当然,龙头股的估值溢价效应越来越明显的同时,投资者固然享受不到各个行业“齐涨共跌”的投资机会,但结构性机会丝毫不会少,只不过,这对投资者的投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最近几个月的科技股行情,虽然如火如荼,但享受到这场盛宴的投资者,其实并不多。投资除了考量你的选股能力,更要考验投资者的耐心和信心。
来源: 证券时报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