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南天#频频登上微博热搜,墙上冒汗、家具滴水……“湿气”刷屏之余,关于南北方“湿冷vs干冷谁更冷”的话题也再次引发讨论。
南方人过冬是被湿冷支配的恐惧,北方人则最怕大风“刮来”的干冷。同样都是冷,到底哪种更难受?
结合天气大数据解读,教你科学应对干冷和湿冷。
受访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王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戴自祝
北方风寒vs南方湿冷,哪种更冷?
除了气温之外,风力和相对湿度是影响体感温度最重要的两个气象条件。
中国天气网介绍,冬季时,南方相对湿度常常在70%以上,北方大部分时候风力在2、3级左右。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体感温度公式,可计算出5℃时不同相对湿度和风力情况下的体感温度。
当南方相对湿度70%时,体感温度就会从5℃降到2.6℃,北方则得刮起7级大风才会让体感温度到达2.5℃。
也就是说,在同等气温条件下,南方更易遭受湿冷攻击,而北方遭遇寒风刺骨的几率相对比较低。
但冬季北方的实际气温比南方低多了,经计算发现,只要气温相差超过5℃时,相对湿度对体感温度的影响就会弱化,低温就会成为体感温度之争里的关键。
无论冷暖,“湿气”都会拖后腿
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一般情况下风力越大,人们的体感温度比实际气温越低,因此在夏天时,有风会让人觉得更舒适。
但在体感舒适这件事上,空气湿度总是发挥反作用。
冬天气温低时,空气湿度越大,体感温度越低;到了夏天气温高时,空气湿度越大,体感温度越高。
湿气有内外之分,气候、环境潮湿就属于外湿。家中潮湿不但容易引起跌倒,高湿度还可能导致滋生细菌、霉菌等。
以南方当下的回南天为例,这个季节容易让人感到疲乏、食欲不振、嗜睡等,还可能引起关节痛、肌肉痛复发,诱发皮炎、脚气等皮肤病以及哮喘、鼻炎等。
南北方取暖各有重点
冬季南北方的取暖重点,要从湿冷和风寒分别出发,对“症”防寒。
北方:防燥补水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室内增加湿度,如使用空气加湿器、在暖气片上放块干净的湿毛巾蒸发水分、养绿色植物等。
常开门窗通风换气,建议在上午和下午各通风一次,但遇到污染天气要尽量少开窗。
每天少量多次、小口慢饮温白开水,一般情况下,每天饮水量以1500~2000毫升为宜。
多吃雪梨、银耳、百合、蜂蜜等滋润的食物,寒冷天气可适当进补羊肉等温热食物。
南方:祛湿防烫伤
尽量保持身体干燥温暖,外出注意防雨,不慎淋雨及时更换湿衣服。
早晚关窗,特别是关闭朝南和东南的窗户,防止水汽侵入。室内最好使用抽湿机或打开空调除湿模式,衣橱里放几个除湿盒。
家中潮湿容易引起跌倒,若家里有老人,给他们买双防滑效果好的鞋子。
用电暖气、电热毯取暖的家庭,注意必须选用合格产品,使用前要仔细检查有无漏电现象。老人、婴儿、糖尿病患者皮肤敏感度低,应慎用电热毯,避免潜在的烫伤危险。
最后,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冬季都要每天坚持适量运动,以排解压力、让身体各部位活动更顺畅。
(原标题:同样是5℃,为什么南方比北方体感更冷?)
来源:生命时报
流程编辑:TF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