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是以什么线索来贯穿全文的,老山界的起因经过结果简洁概括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13 14:47:23

第二课时

一、课内精读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1.文段中“满天都是星光”主要点明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   

2.首段写景的观察点是   ,尾段写景的观察点是   

3.从文段描写的内容看,老山界的山势特点是      

4.文段中的对话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革命精神?

二、拓展阅读

美丽墓园

刘月新

①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见到了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美的坟墓。

②最美的坟墓,不是一座,而是一个墓园。

③跃上47级台阶,跨过大门,镶嵌在纪念馆血红色外墙上似乎还带着声响的弹壳,加上大炮和坦克,以及征战的雕塑,构成了一部沉甸甸的史书封面,迫不及待地要帮你解读此次战役的惊心动魄。

④穿过纪念馆的大门向里走,是一片松树林。棵棵松树挺拔峭立,整齐排列,一丝不苟,像列队整装待发的士兵。树下静静地卧着一排排的坟墓。一个个刚离起地面的小土堆,用水泥抹了周边,上面覆盖一块小长方形大理石卧碑,碑面中央镶着一颗醒目的五星。没有墓志铭,甚至没有名字。

⑤这些数不清的大理石板下面,躺着孟良崮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战士的躯体。他们远离尘嚣,静静地躺在林荫里。这些墓冢只是一个个小长方形的土堆而已。坟墓周围,开满了小小的叫不出名字的鲜花。放眼望去,空旷辽阔,庄严肃穆,青松翠柏掩映的五星点点,点点五星就像一颗颗天上的星辰,每一颗都是一个永垂不朽的英灵。

⑥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了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你禁不住要屏住呼吸,不敢大声,怕惊扰了这些栖息的灵魂。风抚摸着一座座无名者之墓,树林飒飒作响,几只蜂蝶在林中嬉戏。整个墓园透出一种大美、凄美和壮美,一种少有的朴素之美。

⑦6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血战,彻底扭转了华东战局,成为解放战争中振聋发聩的经典之战。然而扭转战局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孟良崮纪念馆的烈士墓园,在苍松翠柏间,就安葬着此次战役中牺牲的我军壮士的忠骨,共有2865名。

⑧“青松挺拔,可是我战友的身姿?”

⑨“烈士灵前我默默伫立。”

⑩这是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一位将军说的两句话。然而将军要伫立的陵墓其实不过是眼前的一个个土丘。他们原本是一个个热血男儿,他们的英雄壮举,成就了当年惊天动地的功绩,而战争的惨烈致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无名烈士,据说安葬于此的2865名烈士中人与名对上号的只有138名。

⑪来这里拜谒的人很多,男女老幼都有。谁都可以踏进烈士最后的安息地,保护这些英灵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除了人们的敬仰,还有,就是人们鲜花一样的美好生活。不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人们都会想象得到,这每一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里,都安眠着一个最可爱的人,尽管你不知道他们的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无字碑式的朴素更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他们是为人民的安宁幸福而死,虽死犹生;他们虽然没有豪华坟墓和高大墓碑,可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最能代表此刻的心声: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⑫从这个墓区向左跨出几步远,又有几座坟墓,给人的感觉同样是美丽宏伟,震撼人心。站在墓前,当地朋友问我,你可知中国最小的烈士有多大?有多大?出生10天。10天?啊!刚刚学会吃奶,刚刚睁开蒙眬的眼睛来看世界。当时的世界山河破碎,狼烟四起,抗战的硝烟正浓。在她来到这个世界第10天时,母亲行刑的时日到了。母亲抱过她说,儿啊,你生下来就没吃过妈一口奶,临走了,就喝妈一口血吧。她瞅定女儿,毅然咬破手指,刹那,仿佛给满腔热血找到了奔突的出口,鲜血一滴一滴滴到了小烈士口中……这是何等的壮举?又是何等的惨烈?人世间有多少豪华的坟墓能装得下这种悲壮与豪情?又有多大的石碑能述说得尽他们的英勇与伟大?

⑬又一阵风吹过,在苍松翠柏间留下一丝清凉,就像烈士的英灵在轻语。静静地站在这个墓园里,心,从未有过的平静,从未有过的澎湃。这些整齐排列的小土堆,是人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坟墓,构成了最宏伟、最感人的风景,成为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庄严圣地,成为这本无字史书中最为辉煌耀眼的一页。见过很多陵墓,都不曾给过我如此至纯至美的感觉,都没有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这样能剧烈震撼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⑭走出烈士墓园,再次看到门前那棵合欢树,美美地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它撑起巨大的扇面形树冠,是想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这本沉甸甸的史书?还是想陪伴抚慰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

1.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2.章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

3.第⑫段为什么要交代抗战时期烈土母女临刑前的场景?

4.赏析第⑭段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第二课时

一、课内精读

1.【分析】本文分为三部分。第①段先概括写出自山脚下,抬头望见的红军部队的壮观景象。②——⑥然后具体描写红军战士爬山的场面,第⑦自然段,同首段呼应,再现部队爬山时候的壮观景象。

【解答】1.本题考查记叙文的要素。通读全文后,很容易看出,写的是翻山的时间——的夜晚。

2.本题考查写景的观察角度。“从山脚向上望”可看出是山脚。“向上看”“向下看”可以看出是半山腰。

3.本题考查事物特点的概括。围绕(2)段“陡”字来写。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的把握。看对话描写,“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看出革命红军的乐观,英勇。

答案:

1.时间

2.山脚;半山腰

3.陡峭、高峻

4.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点评】写景的观察点就是描写者面对被描写者的位置,也就是描写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选用固定的观察点写景选择好一个固定的观察点,作者以固定的地点,按照一定的空间关系,如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从前至后,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东西南北等逐一地对客观事物进行描绘。

二、拓展阅读

【分析】本文主要记述了作者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所见所感,表达对先烈的感激、敬佩与深情的赞美。文章最突出的是双线交织,以我参观烈士墓园的过程为明线,以孟良崮战役的血与火的历史的回忆为暗线,将作者的情感推向高潮,感染读者。

【解答】1.本题考查写作线索的判断。阅读全文,根据首尾处的内容“穿过纪念馆的大门向里走”“走出烈士墓园,再次看到门前那棵合欢树”,可以看出作者是以自己对烈士墓园的参观过程为明线的。暗线是指隐含在事件中的,文章要表现的主要内容。作者写参观烈士墓园,意在表现对先烈的由衷赞美之情,而这种赞美之情文章是通过回忆孟良崮战役的有关史实达到的,所以文中的暗线是:孟良崮战役的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2.本题考查对比手法的理解与分析。对比手法,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根据这一理解,可知文中第十一段“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就是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这些无名烈士虽无名,却为人们所永记的高大。除此外,像文中的“他们原本是一个个热血男儿,他们的英雄壮举,成就了当年惊天动地的功绩”“他们虽然没有豪华坟墓和高大墓碑,可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等句子,也都运用了对比,解答时找出一例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文章第十二段,详写了烈士临刑前咬破手指来喂养从未吃过母亲一口奶的女儿。“刹那,仿佛给满腔热血找到了奔突的出口,鲜血一滴一滴滴到了小烈士口中”,一个出生刚十天的婴儿,就这样失去了母亲,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细想这样的婴儿何罪之有,要让敌人痛下*手?所以作者说详写这一场景,意在突出敌人的残忍,更能引起读者的深思。

4.本题考查段落内容表达效果的分析。分析表达效果,指的是在文章情感抒发、主题表现方面的作用,与段落的作用有所区别。文章多处出现合欢树的描写,而此段再次写合欢树,看似对合欢树发出疑问,实则是作者情感的表达,作者是借树来喻人,表现人们铭记历史,感激烈士的真挚情感。而这两个边续的设问,用于文章的结尾,又能起到引起读者深思的作用。

答案:

1.明线:我瞻仰烈士墓园的过程。暗线:孟良崮战役的血与火的历史。

2.示例:第十一段“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通过对比突出烈士为国捐躯虽为无名,但长留世人心中,永远流传;而有些刻意想要让人注意的人,却更易被人淡忘。

3.细写这个场景,更能触发人类的共同情感:哺乳的母亲,刚出来的婴儿都没有被放过,可见敌人是何等的残忍和没有人性。这更能激起人们对和平的珍爱,对战争残酷的痛恨!

4.一方面借物喻人,借合欢树表达了作者对那段英雄历史的铭记,对烈士的崇敬和不舍;另一方面连用两个设问,使作者想要表达和情感和文章主旨更突出,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点评】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作者是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联珠缀玉般地交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格的整体。

答题方法:1、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2、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3、以人物为线索;4、以事件为线索;5、以物为线索;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