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谁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事例简短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16 23:50:42

为什么认识要有一个过程?

这是因为事物的本质总是藏在现象的后面,不是直接呈露的,人们只有通过现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谈话》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谁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事例简短(1)

寒牛出栏解读:

关于认识的过程。

*在《实践论》当中,详细剖析了人们的认识过程,把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认识初级阶段,叫感性认识,通过感官来认识事物,多半只看到事物的表象、现象、局部及外在的东西。认识的高级阶段,叫理性认识,在前者的基础上,通过抽象的思维逻辑方式,对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分析,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全局以及隐藏在内部的东西。

为什么认识有一个过程呢?为什么认识是两个阶段,不是三个或四个阶段呢?

*认为,因为事物的本质,总是藏在现象的后面,不会直接呈露给我们看。伟人应用阴阳辩证的思维,把事物都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表面部分,另一个是本质部分。所以要想清楚认识事物的里外,就需要一个认识过程,人们认识也就顺应分为两个阶段。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谁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事例简短(2)

我们以吃柑橘为例。

柑橘,主要由皮和肉组成。我们认识柑橘的时候,第一眼只能看到橘皮,看不到柑橘内部的肉和络。剥开橘皮之后,我们看到饱满的橘瓤,闻到浓郁的果味,吃过之后舌尖感触到甜蜜的余味。眼睛看到、鼻子闻到、舌尖感触到,就是感性认识。

我们在这个基础上,经过大脑抽象思维分析,或查阅更多相关资料,知道柑橘不仅美味好吃,而且还富含维C及微量元素,对柑橘有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即做到了理性认识。

在大自然界,动物、植物及万事万物,从哲学维度来分析,都存在外部和内部、表层和本质、局部和全局,即存在阴阳辩证的关系。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谁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事例简短(3)

所以,人们的认识过程,也就存在先后两个阶段,也需要辩证法。

*把认识过程,归纳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符合大自然的规律性,更充满辩证的思维。

那么,如何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呢?

*建议我们:

“在研究问题时,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出发,通过观察再找出原理、原则。”

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要想看到事物本质,首先要从事物的现象入手,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在《实践论》中,伟人建议我们运用认识论16字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分析,就能看清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和真相。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谁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事例简短(4)

比如:我们穿衣问题。

*时代,为了攒钱发展工业化,很多农产品都拿去换外汇,购买工业设备和材料零件。为了保障粮食供应,棉花种植面积不能扩增太多,故此棉花总产量得不到大幅提升,最高产量是4000万担左右。加上新中国人口增长较快,所以老百姓穿衣问题比较突出。

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市场布匹供应充足而丰富,布票也随之取消,老百姓穿衣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很多人,看问题比较表象,认为这是改开的结果。如果没有改开,老百姓还要凭票购买,大部分人还得穿旧衣服。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谁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事例简短(5)

辽阳化纤厂

事实上,真正解决老百姓穿衣问题,主要是因为引进了4套化纤成套设备,并在1982年前后都建成量产。每年生产合成化纤约24万吨,可织布40亿尺,其中“的确良”年产量为19亿尺。

化纤技术解决了棉花供应不足的短板,改变了布匹市场供应链,从而为市场提供了充足布匹。而化纤成套设备引进,是*的经济决策,也是他老人家晚年打下的基础。

只不过,时间节点往后推,在改开后才开始凸显效应。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谁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事例简短(6)

我们看历史,不要被历史表象所迷惑,要善于分析史料,勘误求证,用事实数据去做支撑,往往就能看清事情的真相。

正如*所言:“在研究问题时,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出发,通过观察再找出原理、原则。”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寒牛出栏)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