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里欧·米海林:今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周年,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过程中,我们取得了许多成就,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欧洲一直支持中国、支持中国的崛起,欧盟希望在面对全球挑战时,中国能够成为合作伙伴。这是一个积极的迹象,表明我们的关系正向着互惠互利的方向发展。这一背景对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非常骄傲的是,克罗地亚在疫情后比其他国家更早打开大门,尽管全国人口只有380万,但目前接待的游客数量已经超过了2000万人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们非常欢迎全世界的游客,也非常希望中国的游客能够回到克罗地亚。
主持人:今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中欧旅游合作将有哪些新机遇?
乌伊海伊·伊什特万:在欧盟,我负责旅游和交通两项工作。我曾是2018年“中欧旅游年”的发起人,彼时中国和欧盟之间的外交关系更好。现在,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政治决策者需要旅游业,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从而助力超级大国之间建立更强的连接。目前,中欧之间组织了很多旅游方面的交流,欧盟大约有8万多家大小企业参与其中,我们衷心希望,双边外交关系未来能够再次恢复到以前的美好状态。我也相信,“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能够携起手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增进商业、旅游、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
主持人:粤港澳大湾区共建共享“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备受瞩目,目前有何标志性举措?未来的重心会放在什么项目?
文绮华:中央政府在澳门的定位是三方面: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一个基地。一个中心就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要让不同类型的游客来到澳门和大湾区。一个平台是要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做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的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一个基地是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创造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流合作基地。
对澳门来讲,旅游是一个重要的产业,也肩负着服务其他行业的重担。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在去年的施政报告里强调了“1 4”产业多元化战略,其中的“1”就是旅游,通过旅游休闲发展带动金融、会展、文化、体育、高科技、大健康等领域发展。但如果要吸引国际旅客,服务好产业多元发展,就一定要跟周边城市和地方合作。粤港澳大湾区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未来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合作共赢、互联互通。
主持人:从旅游和文化角度,亚运会给浙江或者杭州留下了哪些“遗产”,它们又该如何运用?
芮宏:亚运给浙江和杭州留下了很多“遗产”。站在文化和旅游部门的角度,我们更多从人文角度去看亚运给浙江和杭州留下的“遗产”,包括体育精神得以传承、“诗画浙江、诗画江南”的人文基因得以彰显、非遗技艺得到广泛关注等。
接下来,我们怎么用好这些“遗产”?一方面,场馆要再利用,56个亚运场馆在亚运后要继续用好,加大对公众开放力度。另一方面,赛事要继续举办,杭州已经提出目标,到2025年还要举办3个单项国际顶级赛事,举办10个高等级赛事。到2035年,再举办一个大型综合性赛事。其中更重要的,是亚运精神的传承。
目前,萧山区正计划对亚运开幕式的主火炬、道具和开幕式表演进行压缩,在湘湖上呈现新的旅游演绎“湘湖雅韵”,明年5月1日在湘湖首演。今年12月初,文化和旅游部即将在杭州举办“良渚论坛”,这也将是全球旅游文明交流的对话,其间,我们正在创办一个以良渚文明为内核的文艺节目,将在杭州长期驻演。后亚运时代,希望这样的项目成果越来越多,让亚运红利能够持续、长久地释放。
主持人:国际化发展的内核说的就是互联互通和合作共赢,复星的全球运营双向赋能效应进一步的显现。“双向赋能”怎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