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慕课制作越来越工厂化, 但是就一些精品课程而言,依然是需要一些精心的设计。 因此,如何设计好一门MOOC,依然是精品制作课程的开始。可能对于很多习惯于线下课老师而言, 线上无非是线下课程的转化。但是其实这其中,有很大的不同。
举例来说:曾经有线下课的老师在拍摄之前信心满满,认为自己的课程达到4个小时又干货满满的要求是没有问题的。 由于制作周期紧张,前期的铺垫也不够充分。所以当时我十分担心。果不其然,在断断续续录制了一天的时间后,我叫停了老师。 原因有以下几点:
1、老师没有给出目录大纲,但是从逻辑关系上看,老师的课程已经接近了尾声,课程经理能够清晰的感觉到,内容不够;
2、通过换算,能够估算出录制的时长,真的是不够;大致的换算如下,通常如果老师的讲述流畅,成片率大概在80%,如果稍差的话,大概成片在60-70%;当时这个老师的语言流畅度很差,有很多的错误、口误、暂停等,因此我初步估计成片率在50%以下,这是个很糟糕的数据,可能大大影响片子的质量。
3、内容的逻辑连贯性很差,老师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却自己也没有答案解答,因此导致内容质量不佳,内容不够充实。
通过这个案例, 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的几点:
1) 风险;项目中充满了风险,而一旦出现风险,风险又不可控,则整个项目都可能停滞而无法正常进行。所以,在项目开始之前一定要注意风险。一个项目的进行必须要有事先的风险评估,项目中的风险控制和最终的总结。而如果没有预估风险点的存在,一旦发生风险,则可能会使人措手不及;而往往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很难把控风险,风险一旦如脱缰野马,则会导致整个项目都处于瘫痪之中。比如:内容的风险,可能设计到抄袭和侵权。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一本书只要内容的重叠超过30%,那么就构成了侵权。 很多老师的内容如果体系性不强,往往会选择找其他老师的内容做参考,就很容将一本书的逻辑顺序和内容大量引入到课程之中, 线下课因为传播范围小,往往很难被发掘,但是mooc开放性很强,这就变成了一个很大的风险点。问题是,往往这样的风险存在很大的隐蔽性,这就需要课程经理做足功课了。再比如老师的形象, 在mooc盛行的最初那几年,其实学校对老师的形象要求还是蛮高的,因为老师佩戴了一个装饰物,老师在录课时带了块名表,或是华丽的皮带扣,这些都可能导致拍摄的努力作废,小问题看似不经意,然则却十分危险。有就亲历过一个mooc拍四回的案例,真是让人无奈。
2) 内容把控和设计。课程经理虽然不是内容专家,但是为了保证课程的质量,在课程开始拍摄之前必须要对内容加以审核,保证内容的质量。当然,大多数的时候,老师不能拿出逐字稿, 我们并不能知悉课程内容的全貌, 但至少要知悉老师要讲述的结构目录是什么?答题的逻辑关系如何?所讲述的案例是什么?当然这些可能会有难度,但也不是不能解决,我会在后面再详细的论述。
3) 老师人选的储备。 投资界有句话:永远不要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 其实在老师的人选上,也是这样的。 其实老师本身就是一个风险点。因为有时候mooc的内容准备耗时耗力,往往不能在几天内拍完,因此主讲老师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风险点。 比如:老师的内容准备不足,并且无法准备充足。曾经有个课程经理在找不到合适人选的情况下,认准了一个讲师人选,理由是曾经他在学校得时候讲过整个课程。 结果,再三催逼下,老师说可以尝试。结果尝试了开头后,发现后面的内容理论性太强,自己根本无法驾驭,撂挑子不干了。导致项目瘫痪。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在这里先简单说一下。 所以,在准备拍摄之前,最好能有多个教师的人选,这就是对风险的应对和把控。
4) 必要的试镜。虽然拍摄时往往周期紧张,但是必要的试镜还是需要的。不仅仅是因为选择更为合适的呈现方式,选定服装,避免出现摩尔纹,固定形象等。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让老师有所适应。可能很多老师并不能理解,我平日里三尺讲台上,谈笑风生,这还能有什么不同吗?其实,真的是非常不同。 首先,没有学生互动,和课堂的感觉很不一样;另外几盏大灯暖洋洋的照在身上的时候,大多数人会感觉大脑一片空白, 所以适应是必须的。
5) 时长的估算。时长估算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在项目开始之前,以内容为基础,对整体的时长进行估算,以确保最终拍摄的成片,整体上可以和购买方的需求匹配;另一方面是根据拍摄过程中的记录情况和老师的临场发挥,对最终的成片时常进行估算。目的是比对是否达到了整体时长的要求。
总得来说,拍摄一门慕课课程,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而往往是需要经过大量缜密的安排与准备,对每个环节都进行准确的风险预估与把控,才能按时、按需,并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就针对mooc制作的方方面面进行一系列的经验总结,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