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未来产业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明天,如何才能发展未来产业,如何为促进未来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3月25日由上海市经信委主办的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大会未来产业高峰论坛上,来自学界和产业界的多位嘉宾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基础研究需要不计成本,但走向产业化的过程中则需要紧盯成本”,成为与会嘉宾的共同观点。
2022年9月,上海率先发布了《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全面推动未来产业落子布局,提出打造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产业集群,发力包括脑机接口、生物安全、智能计算、量子计算、深海探采、高端膜材料等16个细分产业。
3月25日,由上海市经信委主办的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大会未来产业高峰论坛上,嘉宾围绕如何才能发展未来产业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技术迭代刻不容缓
中科院微小卫星研究院产业发展处处长张传鑫在发言中介绍说,航天是世界各国在科技发展和产业竞争的一个最激烈的领域之一。当前,互联网思维已经引入了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并促使后者出现两个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向极限指标形成跨量级的发展;二是低轨道大规模卫星的发展让卫星的应用越来越广,如埃隆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实际颠覆了整个的世界航天格局。目前中国无论是在研发体系上还是在原始创新上与世界顶级强国还有差距,成为产业发展的一个短板。
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副教授高安柱所在的研究团队目前正在开发直径1毫米以内、长度半米或一米以上的纤微机器人,希望把手术器械及手术机器人做得越来越小,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脑电信号的采集。实现小尺度器械制备的同时不能牺牲功能,意味着现有技术都要更新迭代。高安柱介绍,以材料为例,材料直径变小后刚度变差,此时研究团队要探索提升材料刚度,达到传统器械同样的材料性能。
凯赛生物副总裁左骏则介绍,得益于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结构,中国在生物发酵领域优势一直很明显,而在合成生物领域,面临的问题关键在于市场端。左骏表示,合成生物新材料领域,在中国“有更好的技术,却没有更多的应用。”
基础创新需要不计成本投入
在与会嘉宾看来,要解决技术差距问题,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和创新上,不计成本地投入。
张传鑫表示,当一个未来产业还没有建立的时候,谁能够快速的建立起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通机制,谁就能够抢占科技发展和产业竞争的优势。无论是科研还是产业,实际上有个共同的底层逻辑就是创新,“所以我们的口号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达闼机器人研发总监梁聪慧则表示,“我们要不计成本的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他表示,要给这些基础研究和原始性的创新有更多的容忍度、时间和空间,“OpenAI也是微软大力投资砸出来的,所以我觉得在这一块政府要加大的引导,更多地投入到人工智能或者机器人的基础的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的里面。”
上海宝山区南大合成生物产业园首席顾问唐海松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科学发展有个规律,技术需要30年时间,我们现在摘的果子都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种下的。”当前国内很大的缺点是过于注重商业化,“为什么ChatGPT没有在国内发生,是因为我们太注重商业化,投资人非常短视,马上就要赚钱。但技术真正造福人类就像种一棵树。”中国应用市场巨大无比,发酵一个行业是中国的强项,而基础研究是我们的弱势。但投资需要平衡短期与长期,丢掉“长期”很危险。
产业化必须牢牢抓住成本
基础研究需要不惜血本、久久为功,但是一旦向产业转化,成本则成为企业能否存活的关键因素。多位嘉宾都认为,企业在自主创新向产业化转化的过程中,成本驱动的观念至关重要。
张传鑫表示,“一个产业如果要持续健康发展,一定要牢牢抓住成本这个关键因素。如果单纯搞技术不关心成本的话,这个发展是走不远的,企业需要以成本为目标,采用新技术来降低成本。只有降低成本,才能让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那么这样这个技术才能有生命力。”左骏对此观点表示同意,他表示,“如果只是为了一味地去看技术创新,但是在成本方面没有很严格地去控制,这样的技术就没办法进行到真正的产业化上面。”
高安柱表示,医疗机器人的研发周期较长,平均一套手术器械系统需要8年的研发周期,这样的长周期让研发成本居高不下,能否从政策环境的角度,尽量的降低科研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相关的研发成本也至关重要。高安柱还提到,随着老龄化的社会的到来,医疗机器人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加快医保对医疗机器人及相关的耗材的纳入,也可以更大地互惠于医生及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