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角落
金和银自古以来就是世界各国最贵重的货币的来源,同时,金和银制成的饰品和器物都是彰显佩戴人气质和地位的象征。黄金化学性质稳定,所以黄金制品一般不易氧化。相比黄金来说,银却容易变色。本来,光彩照人、亮闪闪的银制品总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暗淡,甚至变黑,对于这个现象,不少人将其误解为“身体在排毒,黑色就是身体排出的毒素”,这是真的吗?
那么,银制品变黑的
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要了解银饰为什么会变黑,
我们先来看看让银饰变黑的两种原因。
银器长期放置:光泽暗淡,表面发黄、变黑。此类情况在各种博物馆展出的古银器上尤为常见。表面的黑色物质主要为氧化银Ag2O,是银长期露置空气中,被氧化所致。由于银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发生氧化反应较为困难,因此该现象常见于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银器。银器边角、锐处由于能量更高,因此更易氧化。其实,也就是解释为大面积的银器表面不太容易变暗变色,而银器的细节化及参差交错的表面反而容易变色。
银饰贴身随佩戴:日渐暗淡,贴身处产生黑色块。这类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更为常见:大多数银戒指、手环等银饰,会在随身佩戴数月甚至几周之后失去光泽,甚至产生黑色斑块。
一般认为,贴身银饰的“银锈”主要由两种途径产生:一种与上边相同,也是氧化银(Ag2O);另外一种则是硫化银(Ag2S)。其实,单靠空气腐蚀光滑的银面是十分困难的,但贴身银饰与其他大型的银制品相比,更容易接触到人的汗液。人的汗液含有各种离子,比如氯离子和钠离子,是电的良导体。因此,当银同时接触到汗液和空气时,一个原电池产生,银与空气加速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黑色银锈。
“银锈”的另一种来源——硫化银也和人的汗液密切相关。人体中的蛋白质往往含有硫元素,部分硫离子会伴随人的汗液中排出。在空气的氧化下,这部分硫离子会和银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相信“银饰变黑是吸收了身体排出的毒素”这种说法呢——这可能与“银针验毒”的说法有关。
古时候的银针真能验毒。这是因为那时的毒物一般是砒霜(主要为三氧化二砷),而受制于当时的提纯手段,砒霜中常含有大量的硫元素。由于银针与其接触后会发生反应生成硫化银,银针便成为了验毒之物。
直到现代,不少人看到随身银饰变黑,第一反应也是“身体在排毒”。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人体随汗液排出一些硫元素是非常正常的现象,随身银饰变黑与否并不能说明身体状况。而且汗液中的硫元素排出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所以导致身上银饰变黑也不会是一个非常短时间的过程。除非是人体中的硫含量大大超标的群体,正常人排出的汗液都不会“带毒”。
那为什么有些银首饰不会变黑,
一直能够闪亮如新?
虽然银会变黑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有些人的银饰好像就时常闪亮如新。这个现象其实可以“归功”于两方,一方是生产商,一方是使用者。首饰生产商想尽了办法来对抗“银锈”,他们使用的策略说来也简单:既然银变黑是与空气或汗液中的硫进行了接触,那么使用“银保护剂”不让它们碰面就行了。
银保护剂,或称银封闭剂,是一类透明但不透气的材料,只要将银浸入其中,便可以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单分子厚度的薄膜。这个过程相当于给银饰穿上了一层衣裳,防止它遭到空气和汗液的侵蚀。一般来说,银保护剂阻止表面硫化物形成的作用可以维持数年。
此外,使用者的穿戴习惯、个人特质、生活环境,也会对银饰是否变黑产生影响。有些人群的汗腺不发达、出汗量少,汗液中含硫量更低,如此便可以更少地引起使银变黑的反应发生;或者,他们喜欢穿粗糙的衣服,如此银饰和衣物摩擦的过程便如同一个抛光过程。也就是说一边在产生黑斑变色的时候,一边又被衣服纤维给打磨抛光了,这怎么能变色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