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失于健运无以布散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热毒壅塞郁闭玄府,血稠气涩,热毒无以宣发于外,致腠理密闭、玄府不荣。
《医学入门》言:“盖燥则血涩气液为之凝滞,润则血旺而气液为之流通。”
临床中治疗此类病证,应遵循“燥者濡之”的治疗原则,多选用石斛、山药、玉竹、黄精等顾护脾胃阴津药物,以生津润燥、开玄布津。
玉竹
脾胃作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五脏生理活动之中心,在顾护阴津同时,还应注重振奋脾胃阳气,使清阳浊邪各行其道,阴液均匀分布于五体四肢,燥邪得以祛除。
《脾胃论》中所记载的升阳益胃汤方含六君子汤,在升清健脾、除湿降浊基础上,加入羌活、独活、防风等辛味药物,辛者金也,金生水,可“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全方升降得宜,收散有度,振奋脾阳,健运脾气,开玄通络,使清阳浊邪各行其道。
《景岳全书·胁痛》云:“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塞。”
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化生,气血精微运行失调,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燥象。
正如《血证论》云:“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而不得随气上升”。
姜黄
故可在治疗中加用川芎、姜黄、郁金、延胡索等行气活血药物,旨在祛瘀血、畅气机、通津液、养机体,解毒消瘀以化燥毒之邪。
脾虚不运,易生痰浊之邪,横逆犯肝,此为“土壅木郁”。
在此病理基础上,可选用逍遥散加减,该方作为调和肝脾之经典方剂,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