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银行纷纷推出一种“碳账户”,它存的不是钱,而是碳减排量。
绿色出行、在线缴费、在线还款、线上预约开户、办虚拟信用卡、电子账单查账……均可以获得碳减排量记录在“碳账户”上,可享受礼品兑换、银行卡消费折扣、支付优惠以及信贷优惠等权益。
分析人士表示,银行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将金融服务与用户的减排行为有效衔接,有利于鼓励用户把生活场景的缴费等功能绑定在银行,增强用户与银行间的黏性,拓宽银行相关服务的场景。
多家银行已试水
目前,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桂林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已推出了个人“碳账户”。
总的来看,个人“碳账户”主要依靠银行旗下App运营,用户的低碳出行、绿色消费、金融低碳场景等数据,都可以转换为“碳减排量”或绿色积分,享受兑换礼品、银行卡消费折扣、支付满减、信贷优惠等权益。
“虽然可以兑换的权益并没有很让人心动,但能够参与到低碳生活中,并一步一步记录下自己的绿色行动,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一位开通银行个人“碳账户”的用户告诉记者。
以建设银行的个人碳账户“碳账本”为例,开通了这项服务之后,用户在建设银行App上投资理财、转账汇款、线上预约开户、在线取号、进行生活缴费以及选择公交、地铁、步行等出行方式,均可以获得相对应的碳减排量。“个人累计碳减排量”会展示在较为明显的位置。
来源:建设银行个人碳账户“碳账本”
较早“试水”个人“碳账户”的中信银行,近日也对旗下个人碳普惠平台“中信碳账户”进行了升级,进一步拓展了金融低碳场景。“无论是中信银行借记卡、信用卡用户,还是其他银行卡用户,均可通过中信银行手机银行APP、动卡空间APP注册开通,支持全民开户,让更多消费者的绿色低碳行为可计量、可追溯,推动绿色低碳广泛融入民众生活。”中信银行相关人士介绍。
据了解,“中信碳账户”自今年3月内测上线以来,截至10月末,注册用户数已突破50万,累计减少碳排放约400吨。
将金融服务与生活消费场景结合
目前,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平台也推出了个人“碳账户”。银行的个人“碳账户”与之有何不同?
“与互联网平台相比,银行个人‘碳账户’与金融服务场景结合更为紧密,比如将个人碳积分与授信额度、贷款业务,理财等产品等进行有机结合;同时,银行拥有数量庞大的客户群体,通过信用卡等可以与其他消费场景进行结合,有助于推动个人‘碳账户’普及。”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记者。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记者表示,目前多家银行均已推出了个人“碳账户”,但其功能不同于互联网平台。对比来看,支付宝“蚂蚁森林”获取的“绿色能量”,是根据低碳行为设计出来的虚拟积分,具有较大的公益属性;银行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将金融服务与用户的减排行为有效衔接,有利于鼓励用户把生活场景的缴费等功能绑定在银行,增强用户与银行间的黏性,拓宽银行自身相关服务场景,具备一定的交易属性。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发展个人“碳账户”,可以起到引流作用,吸引用户把生活场景绑定在银行,活跃存量用户,增强用户黏性;另一方面,银行可以根据用户的绿色消费行为数据建立画像,创新绿色金融零售产品,促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在周茂华看来,银行发展个人“碳账户”是将金融服务与客户减碳行为有机结合,拓展了银行金融服务场景,提升客户体验感与粘性;同时,从行业看,商业银行助力经济绿色发展,有助于银行相关业务发展,推动资产负债结构绿色转型。
场景有望不断丰富
“商业银行在碳金融领域,仍处于‘试水’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运营模式,并且没有与金融场景紧密结合。在运营渠道上,主要依托于手机银行App或是信用卡App。展望未来,更多的商业银行将加入‘试水’个人‘碳账户’的行列,更需注重低碳环保的特色应用场景搭建,促使银行与用户之间形成强关联关系,构建具备双碳属性的、能够吸引用户的高频服务场景,进而驱动形成银行业绿色低碳生态圈。”于百程说。
周茂华表示,随着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个人碳减排计量标准和碳普惠交易逐步健全完善等,绿色消费产品和场景不断丰富,未来个人碳账户发展有望进入快车道。
有专家建议,发展个人碳账户,银行需要构建更为多元的经营策略与激励机制,同时提高碳减排计量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并注意相关数据的安全问题。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在数据采集方面,银行还应加大对个人消费、企业经营等行为数据的保护,同时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碳账户数据互通机制,形成数据互补、场景整合。在数据应用方面,银行应纳入用户衣食住行用等多种场景,增加碳积分的使用范围,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向全社会普及碳账户的作用和权益。
平安银行战略发展部董事总经理卢乐书呼吁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和其他商业主体一道,主动投身到个人碳账户建设中来,并可以开始尝试局部联盟。她希望监管机构和政策相关方能注意到这些积极的尝试,并给予更加明确的指导,将社会各界的尝试凝成合力,共同践行“双碳”目标。
编辑:叶松
见习编辑:张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