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公告称,将坚决打击假冒仿冒媒体、党政军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行为。凡是账号信息含有假冒仿冒政党、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内容,假冒仿冒新闻媒体、社会群体等机构组织的内容等,均将根据违规程度采取删除账号信息等相应的处理措施。该规定自1月16日起生效。
虽然这条公告主要面向微信公众号运营方,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揭开了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上的“假权威”“假专业”“假新闻”等乱象。
有的公众号运行主体是个人或企业,却用“打擦边球”的方式,为自己的公众号取名类似官方的名称;或者直接使用官方机构、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的相关图片作为头像,误导公众。在已经被曝光的案例中,不乏类似的现象。
例如,去年8月,有一条“上海市教委称,9月1日起,英语退出小学舞台”的消息很受上海家长关注,出处是某个名称看似中立的“教育单位”。经核查,该公号并非由官方的教育机构设立,而是来自某广告公司,却通过名称误导公众。此后,上海市网信办联合市教委依法约谈了该公众号的负责人,责令其发布致歉声明并停止更新15天。
从微信公众号平台披露的典型违规行为看,部分公众号“蹭官方”的胆子更大,包括使用“***省发布”“***(地名)本地快讯”“***市同乡”等名目。细心的用户若是查看账号详情,都会发现,它们中有的是个人注册的,有的来自企业,均与官方发布没有任何关系。
微信公众号平台披露的三种典型违规行为↑
至于那些账号“蹭官方”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吸引更多粉丝、更多流量,为广告变现铺路。
据了解,就社交平台上的营销账号而言,盈利模式有多种——
有的利用平台提供的流量分成模式盈利。
目前,大部分社交平台为吸引和鼓励“优质内容”,都提供流量分成。开设在这些平台上的账号只要积累了一定的粉丝,就可以选择流量分成。部分平台还会在这些账号发布的文章中插入广告,让流量分成更直观。因为公众的每一次点击、转发,都意味着是对广告的“有效阅读”,平台能收广告费,账号运营者也能从流量分到钱。
从实际操作看,这一原本为鼓励“优质内容”而设置的分成模式,却成为部分造谣者的谋财手段。它们从账号名称、发布内容等多方面着手,不惜一切骗取公众点击,全然不顾内容是否真实、准确。
还有的账号接受广告主的委托,直接通过发布广告、软文等盈利。所以,如果发现账号文章中不含平台植入的广告,并不意味着相关账号就不盈利、很公立。因为除了通过流量分成赚钱外,有些公众号的定位就是广告发布或软文推广平台。对这类公众号而言,粉丝数量、阅读量等都是它们向广告主报价的基础。使用可以误导公众的名称、头像,发布乃至捏造博眼球的文章,则成为它们拉粉、引流方式,让自己的粉丝数、阅读量更好看,也使得广告报价水涨船高。
无论何种方式,都能发现,“蹭权威”“仿专业”的账号都与利益相关。
还要注意的是,除了微信公开叫停那些账号外,短视频平台也不乏类似的账号和现象,既有仿冒公职机构的账号,也有利用制服、工作服等假冒公职人员、专业人士的主播。
可见,要避免被这类“蹭权威”误导,需要各个平台都“立家规”,约束账号运营者。更进一步,平台还有必要评估流量分成模式的合理性。通过增加内容审核机制,让相关模式奖励的是真正的“优质内容”,而不是谣言或虚假信息。
同时,公众也不要看到名称或头像“权威”、主播着装“专业”“公职”,就对他们传播的内容信以为真。通过查阅相关账号的注册信息等,可以大致了解账号究竟是官方的,还是个人或企业的,继而评估相关内容的准确性,增强个人对真伪信息的判断力。
栏目主编:任翀 文字编辑:任翀
来源:作者:上海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