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收到过106开头的垃圾短信吗?据澎湃新闻报道,在垃圾短信的阵营里,106短信平台已经成为最大发送源头。上海市消保委2月28日公布的调查显示,76%的消费者表示经常收到106开头的垃圾短信。调查发布后引发消费者共鸣,很多消费者表示上过106钓鱼短信的当,有的被骗取了个人信息,有的被短信钓鱼“积分换购”买了假冒伪劣产品,还有的手机中了木马病毒。106短信成了诈骗陷阱重灾区,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消费者手机收到的106开头的短信。图据南方都市报
106短信,是基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提供的短信端口发送的短信。运营此类短信的企业都是需要电信管理部门发的资质牌照的,而且106短信发送者也需要进行严格的实名认证,因此消费者对此类短信戒心较小。不法商家正是看中106短信的权威性,挂上正规企业的名头,大肆发送垃圾短信。比如近一段时期,不少消费者都收到106开头的短信,称客户积分到期需尽快兑换相应商品或服务,网络链接则是能够盗取消费者账户资金的钓鱼网站。各色垃圾短信不仅严重影响消费者的生活、侵害消费者的权益,还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避免掉入106陷阱,消费者想了各种办法,有屏蔽关键词的,有拒绝接收106开头短信的,还有回复退订的。运营商也公布了举报途径、开发了拦截系统。但这些办法都难以真正解决106短信难题。主要原因在于,106短信并不是纯粹的垃圾短信平台,其中既有李鬼又有李逵。与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政府部门通知、网站验证码等大量正规的信息都是通过106短信发送的,简单拦截或者屏蔽有可能错过重要信息。面对鱼龙混杂的106短信,消费者进退维谷,无论拒收还是不拒收总会给生活带来不便。
上海市消保委提出,面对106短信整治不易屏蔽更难的现状,消费者需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三大运营商在发送106短信时应主动标注发送者实名,建议工信部在106短信内容中强制标注发送者姓名。标注姓名让李鬼和李逵一目了然,但还要追问的是,既然运营106短信的企业都是有资质和通过认证的,为什么能够随意穿上李逵的马甲?能不能一开始就不准李鬼露面?在打击106垃圾短信上,亟须监管部门的整治和各大运营商的限制。从源头抓起,不给垃圾短信穿马甲的机会,才能灭掉李鬼的嚣张气焰。
近些年来,国家在打击垃圾短信上频出重拳,垃圾短信治理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但106开头的垃圾短信依旧大行其道,说明治理工作依旧任重道远。不管是106,还是107,脱掉垃圾短信的一个个马甲,让垃圾短信发不出来,才能营造清朗的通信环境,还消费者一片清静,给生活多一分安心。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