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内在条件的成熟,iQOO 的诞生也与外部环境更迭息息相关。
2019 年 1 月,今日头条发布了《2018 年手机行业白皮书》,主题为「逆周期」——这也意味着智能手机行业拐点已至,行业竞争加剧,马太效应严重。
vivo 作为「华米 OV 苹」中的一员,既是行业头部的引领者,也是市场下行的应战者,双重压力之下,vivo 也在求变突围。
最明显的感知是,消费者的口味变了。白皮书显示,超过千万人关注的手机特性,从 28 个上涨到了 38 个。
换言之,用户对手机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极致的产品,越受人待见,流量营销的大潮逐步褪去,产品为王的时代来了。
新一轮的换机潮数据显示,Android 用户正在经历「消费升级」——在购机预算相对较低的下沉市场,由于智能手机整体售价水平抬高,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更换 Android 旗舰机型。
从换机趋势上看,iQOO 的品牌使命也就更加清晰了:用更极致的产品来承载消费者更极致的追求。
▲ vivo APEX 2019
有了 vivo 在研发和供应链上的加持,iQOO 显然不会在手机配置的军备竞赛中落于下风。
来自 IDC 的分析报告称,2018 年 vivo 手机能够实现同比增幅超过两位数,线上渠道的推动力不容小觑。显然,iQOO 是一个在线上更为强势的互联网品牌。
不过,iQOO 的销售渠道并不止于线上,而是借助 vivo 强大的渠道网络,实现了线上和线下全渠道覆盖的销售策略,这也让 iQOO 有了与「互联网手机」们拼销量的底气。
此前,vivo 创始人沈炜曾表示,vivo 未来 10 年的企业中期战略是,成为以智能终端和智慧服务为核心的全球领先平台型科技公司。
如果没有足够大的用户群体,显然是不足以支撑 vivo 成为世界级平台公司。
过去几年里,vivo 先后推出了 NEX、X、Z、Y 四大系列,分别涵盖 1000 元 — 4000 元的各个价格区间,如今 iQOO 品牌上线,则进一步覆盖了 vivo 线上市场的软肋。
至此,vivo 的产品线布局的最后一块拼图已经补上,中国手机市场,又将迎来了一位全新的挑战者。
他跨越九年而来,力求后中争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