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磁场检测等等,大体逻辑相似,就不一一介绍。
让我们回来比赛现场。
主办方有点鸡贼,幕布掀开以后,其中一个摄像头旁边放了个小风扇对着吹,帮助降温——防止发热被热成像仪检测出来。
还有几个摄像头专门改装过,抹掉了摄像头的设备特征,伪装一个人畜无害的别的电子设备。
主办方给选手使绊子真是毫不手软,不过话说回来,在实际当中,偷拍者也会对摄像头进行同样伪装,比如放在热源附近或者加个降温装置,避开热成像仪的检测,比如修改设备名称和mac地址,防止被追踪等等。
真正的偷拍者一定会比主办方还花心思,毕竟互联网圈子曾流行过这么一句:“性是网络的第一生产力”。
4到头来你就会发现,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最牛X的反偷拍技术,偷拍和反偷拍是一场无穷无尽的攻防赛。 此消彼长,你来我往。
两年前针孔摄像头还藏在电插座里,两年后这都能能藏进螺丝里了,谁知道再过两年能藏进哪里?偷拍行业有没有摩尔定律?你说有这技术,用在别什么地方不好?
但很多人其实没有意识到反偷拍是个攻防问题,他们总想找到那么一种一劳永逸的反偷拍方法,就像很多公司老板以为只要买个牛逼的安全产品就能防住所有黑客。
不好意思,真没有。
廉价的工具检测效果也差,昂贵的高精尖仪器一般人也没必要买,简单的方法你想的到,偷拍者当然也能想到,会规避的,人也不是傻子。
5既然偷拍和反偷拍是一场攻防持久战,那它本质上就是一场成本博弈。 双方都在试图降低自己的成本,提高对方的成本。
这也是极棒搞隐私挑战赛的核心。
你看,极棒反偷拍挑战赛的规则:10分钟内完成检测、设备简单便携、不依赖肉眼,这些都是为了降低反偷拍的成本。
如果找个摄像头要几万块钱的大型设备,花几个小时,那还真不如带个头套去开房。
同时,反偷拍挑战赛也在拉高偷拍的风险成本,它形成了一种震慑,仿佛告诉所有人:
现在顶尖科技公司和高校学生、商业公司和黑客都在研究反偷拍技术了,你要是还想搞偷拍,最好先掂量一下自己几斤几两。
市面上目前已经有很多商业化的反偷拍产品,大多数也挺有用的。但我个人觉得,整体来看,形成一股震慑比单纯卖出去几个反偷拍产品意义更大。
反偷拍的最终目的,其实不是创造出一个工具让人们每次开房都带着它,而是形成一种威慑,提高作案的风险成本和工具成本,让人从一开始就放弃偷拍的念头。
正如降低犯罪率得靠街道的摄像头,而不是每个人出门带把榔头。
由此,我希望极棒的反偷拍挑战赛明年继续做下去,成为一个常规项目,直到反偷拍这件事彻底失去关注度。
甚至可以联合各地警方搞个联动(只是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童言无忌,毕竟我还只是个孩子),在警方授权的情况下,给黑客选手们一个小时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去酒店找摄像头,找到直接黑进去拿到证据(当然在警方授权的情况下),数量多者获胜,比赛完之后直接把证据交给警方抓捕,并且问责酒店……
这么搞几年,还有人敢偷拍那就怪了。
现在韩国动不动就搞几万人的反偷拍游行,而中国的偷拍情况这两年愈演愈烈,前车之鉴就摆在那,有些事确实可以提前做一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