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便捷的网上转账。可是,转账过程中,您可一定得仔细。要知道这钱款一旦转错了人,也是真够麻烦的。
当事人 林女士:昨天晚上我们是发工资,然后有个员工跟我说,我没收到,然后我说不对啊 ,我转了呀,后来我查下不对,我转错了。
林女士说,自己是海口一家小饰品店的财务人员。8月17号晚上,她用手机上的银行APP,向员工们转工资款。可是,一个不注意,林女士就将一个员工的4453元工资转到一个已经离职的女员工账户上了。经过一番寻找,林女士找到了这名女子曾经的微信号。
当事人 林女士:到后面我再发 她就不给我看了 就是设置了隐私 这是她的微信号嘛 我用手机加了她 微信号嘛 用户不存在。
记者:您发了什么内容呢?
当事人 林女士:我只是发了说我是谁 其他都没发 我觉得她知道我是谁 收到钱了 然后知道我是找她(要钱)。
无奈,林女士向警方求助,民警表示,林女士的情况是个人疏忽造成,既不属于诈骗,又不属于刑事案件。
海口市公安局龙华分局大同派出所 民警 赵华剑:公安机关将尽力帮(忙)跟银行沟通协调 帮林女士追回所转错的款项。
由于林女士只能提供一个收款人名字,警方一时也无法找到人。随后,民警又陪着林女士前往多家银行寻求帮助。
银行工作人员:银行这边出面 跟对方联系协调一下 让她把钱退还 我们尽量配合你啊 联系了打了好多个电话 对方没接电话。
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客户信息属于隐私,在警方没有立案的情况下,他们不能提供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不过,工作人员也表示,将会义务协助林女士,每天安排工作人员与这名当事人电话联系,追回款项。与此同时,警方也给出了一个建议。
海口市公安局龙华分局大同派出所 民警 赵华剑:如果仍旧无法追回钱款 市民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进行维权。
针对此事,记者也咨询了律师。律师表示,对于这名收款人来说,这笔钱属于不当得利,负有返还的义务。如果对方拒不归还,林女士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律师 姚舜禹:(属于)不当得利,这个钱你只要起诉就能要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