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31日凌晨0时02分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
而这一天也将被载入史册
中国的北斗将开始走向世界的北斗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路走来,可谓是历经风雨,饱经风霜。如今,有一种霸气,叫中国北斗!
曾经,美国凭借着GPS卫星定位系统领域一家独大,迅速垄断,掌握着全球的每一寸土地。那时,我们看着,内心充满了不甘。
从1983年著名科学家陈芳允院士提出双星定位设想。到如今我国的卫星导航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如今北斗已经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
艰难的诞生路
北斗一号的诞生可谓一波三折。1985年,著名科学家陈芳允院士提出利用两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开展双星定位的设想,经过八年的艰难论证,1994年,北斗一号正式立项。
当时,国家无论在经济基础、技术力量、人才储备、建设经验上都是一片空白,面临四大“拦路虎”:一是关键技术和设备短缺,国外对我实行严格封锁,只能立足自身,研制周期很长;二是专业人才匮乏,国内开展卫星导航研究的人员屈指可数,没有任何一家院校开设卫星导航专业;三是经费捉襟见肘,研制北斗一号两颗试验卫星的经费是在压缩其他卫星数量的情况下挤出来的;四是频率资源受控,适合导航卫星的空间频率几乎被卫星导航大国瓜分殆尽。
许多人质疑,我国能否建成导航系统,有没有必要自建导航系统?谭述森、李贵琦、周建华、韩春好等一批北斗先行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放弃业已熟悉的专业,投入这项为国铸剑的崭新事业。
02
北斗系统的三步走
北斗的发展历史,是一个持续创新、开拓进取的历程。
第一步,北斗一号——中国卫星导航系统。1994年立项,2003年建成并正式运行,3颗GEO卫星组成了全球第三个卫星导航系统,覆盖中国国土及周边。首次解决了“我们在哪里”的根本问题。
第二步,北斗二号——区域卫星导航系统。2004年立项,2012年建成并开始进行区域服务,包含14颗卫星,覆盖亚太地区。北斗二号确立了北斗的技术体制,实现了连续导航与定位报告双模融合、三频信号全星座播发。在服务性能上与GPS相当,部分关键性能上实现超越。
第三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09年立项,计划于2020年建成,包含35颗卫星,覆盖全球。北斗三号将实现高精度定位授时、航行跟踪、生命救援。
2001年底,随着北斗一号正式上线运行的指令发出,我国迈入拥有自主卫星导航大国俱乐部,北斗成为世界上继美国GPS、俄罗斯格罗纳斯系统之后,第三个提供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事业经过多年的积累,集聚起势不可挡的力量,迈入发展快车道。
2012年,北斗二号投入使用,服务范围覆盖亚太;
2018年底,北斗三号系统将基本建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
2020年,全面建成全球系统,为人类生活提供新的选择。
短短几十年,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间,却见证了中国北斗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当年的青年骨干,也已经两鬓染霜,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北斗事业,依然奋战在北斗建设第一线;当年十几人的筹建办,如今壮大为一支强大的北斗导航专业保障力量。伴随着建设航天强国的召唤,这支队伍必将为北斗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厉害了,我的国 !
厉害了,我们的北斗!
(来源:解放军报记者部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