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就扫码功能而言,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用户细分,通过扫一扫的主被动性,可以主要分为两种:
- 一种是用户看到二维码或者被教育提示用该扫一扫功能扫码(被动)。
- 另一种是对于该产品比较敏感,扫一扫上线后主动探索该功能(主动)。
顺着这个逻辑,可以想象下为用户设置答疑解难的功能,用户主动探索和被动扫码都可能遇到问题,尤其当第一次使用此产品的时候。
如果我的用户群体大多是互联网从业者,对于产品比较敏感,会主动体验扫一扫功能,遇到了一些产品疑问,我的答疑环节就主要是介绍功能是什么、怎么操作,解答用户在主动了解扫一扫时遇到的问题。
如果我的用户多是对互联网产品不敏感的用户,多属于被动扫码,扫码失败时,答疑解难就会侧重提供给用户失败解决方案,侧重为什么,怎么做。
当然这些设计都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如果我的签到功能只为几十个人设计,这个答疑功能就需要权衡是否实现或者排期了,因为我可以通过其他成本更小的方式更好地达到目的,比如做一次签到宣贯。
2. 根据业务流程进行产品设计
除了用户、需求、场景这三个被说烂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还要多考虑业务流程。比如我们可以根据用户操作扫一扫的步骤进行分阶段思考和设计。
在扫一扫操作流程中,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触达前、触达时、触达后。每个阶段的产品设计都需要考虑。笔者总结了目前扫一扫在各阶段的一些产品设计,主要是以下几种:
1. 触达前
文案和icon:
文案和icon需要根据产品调性决定,京东的扫一扫,文案是“扫啊扫”比较符合购物时放松轻快的调性,微信的扫一扫则是双手比划出的扫描框,比较契合微信沟通、支付的稍显严肃的调性。
入口层级:
类似于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微博、boss直聘等之类的扫一扫功能,主要是让用户扫码登陆PC,所以优先级比较低,层级比较深,在“我的”才可以找到,或者放在首页左上角或者收纳框里面。
而对于支付宝、微信这些常用的扫一扫,触达不超过2步,支付宝直接就把扫一扫入口放在首页顶部。
所以根据业务不同,决定了扫一扫功能的优先级,优先级则决定了入口和层级。
2. 触达时
预测可能性操作:
网易云音乐、微信、QQ等的扫一扫有添加好友的动作。产品考虑到用户可能由于客观原因,比如相机问题、网速问题等主动添加不成功,因此会在扫一扫页链接“我的二维码”,这时可以快速调出我的二维码,方便对方添加自己,不必去“我的”调出我的二维码。
小米的扫一扫操作较多,包括了扫植物、翻译等多种功能拓展,这时提供常用操作设置用户就不用每次打开都选择扫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