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酚的性质总结,高中化学有机物官能团性质总结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06-24 17:41:34

第七题:一般生活常识类。答题技巧:多记多看

常考类项:1.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和俗名

(1)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物 (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CH4

(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 (4)裂解气:以C2H4为主

(5)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 (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

(7)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的混合物 (8)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9)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10)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即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原子核是不发生变化的,如同位素原子之间的相互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着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HCl溶于水,熔融氯化钠的电离等是物理变化。

(3)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原物质保持不变。常见实例:金属导电、蒸馏、吸附、升华、焰色反应、胶体聚沉等。

(4)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实质是物质中原子重新组合,伴随着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常见实例: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干馏、爆炸、电解质溶液导电、钝化、煤的气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等。

4:分散系(胶体)

(1)定义: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100nm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2)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的,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利用该性质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②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原因是a胶体粒子所带电荷相同,相互排斥;b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

③聚沉 :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系里析出的过程。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a加热;b加入电解质;c 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④电泳:在电场力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系中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电泳。胶体粒子由于表面积大而吸附一定的电荷而带电。一般情况下,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带正电;金属硫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的胶体带负电。如带正电的Fe(OH)3胶体的粒子向阴极作定向移动。

⑤渗析:由于胶体的粒子直径比溶液中的溶质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用这种性质可以除去胶体中的电解质,达到提纯胶体的目的。

(3)胶体的制备 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之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得Fe(OH)3胶体。

(4)胶体性质的应用

①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②电泳:工业上静电除尘,净化空气。③聚沉:三角洲的形成,明矾净水,卤水点豆腐等。

第八题:一般物质的量 答题技巧:记公式,记特例

1、温度和压强:22.4L/mol是在标准状况(0 ℃,1.01×105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命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让考生与22.4L/mol进行转换,从而误入陷阱。

2、物质状态:22.4L/mol使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命题者常把一些容易忽视的液态或固态物质作为气体来命题,让考生落入陷阱。如SO3:常温下是固态;水:常温下是液态。戊烷,辛烷常温下是液态等。

3、物质变化:一些物质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时需要借助方程式分析才能挖掘出隐含的变化情况。考生若不注意挖掘隐含变化往往会误入陷阱。如NO2:存在与N2O4的平衡。

4、单质组成:气体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Ne:单原子分子)、三原子分子(如O3)、四原子分子(如P4)等。考生如不注意这点,极容易误入陷阱。

5、粒子数目:粒子种类一般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1mol微粒的数目即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由此可计算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的数目。命题者往往通过NA与粒子数目的转换,巧设陷阱。

6.考查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微粒数目等关系时,故意忽略标准状况条件或给出常温常压条件。

7.物质状态问题。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常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水、三氧化硫、己烷、三氯甲烷等。

8.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考查电子转移的数目问题,特别是歧化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如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等。

9.结合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考查物质的微粒数目(如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化学键数目等。此处常常涉及的物质有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Na2O2(阴阳离子个数比)、SiO2、Si、P4、CO2(化学键数目)、特殊物质的质量与微粒数间的关系,如D2O、18O2等。

10.考查溶液中离子数目时故意忽视盐类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等。

11.结合化学平衡考查时,故意忽视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的特点。

二、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

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1.配制步骤

―→―→―→―→―→―→

2.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仪器

(1)量筒或托盘天平 (2)烧杯 (3)玻璃棒 (4)容量瓶 (5)胶头滴管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第九题:一般为有机题,较简单,主要考察:加成,取代,数同分异构体个数,烃的概念,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

(2)苯酚的物理性质

①颜色、状态: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有特殊的气味,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呈粉红色。

②溶解性:苯酚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小,高于65 ℃时与水互溶,苯酚易溶于酒精。

③毒性:苯酚有毒,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擦洗。

4.醇的化学性质 (结合断键方式理解)

CH3CH2OH+HBr△CH3CH2Br+H2O

O2(Cu),△

①③

氧化

2CH3CH2OH+O2Cu2CH3CHO+2H2O

浓硫酸,170 ℃

②④

消去

CH3CH2OH浓硫酸 CH2===CH2↑+H2O

浓硫酸,140 ℃

①②

取代

2CH3CH2OH浓硫酸 C2H5—O—C2H5+H2O

CH3COOH (浓硫酸、△)

取代(酯化)

CH3CH2OH+CH3COOH浓硫酸 CH3COOC2H5+H2O

5.酚的化学性质 (结合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理解)

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酚羟基比醇羟基活泼;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苯酚中苯环上的氢比苯中的氢活泼。

(1)羟基中氢原子的反应——弱酸性(苯环影响羟基)

电离方程式为

,俗称石炭酸,但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①与活泼金属反应:

与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6H5OH+2Na―→2C6H5ONa+H2↑。

②与碱的反应:

苯酚的浑浊液NaOH溶液液体变澄清通入CO2气体溶液又变浑浊。

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苯环上氢原子的取代反应(羟基影响苯环)

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3)显色反应:

苯酚跟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苯酚的存在。

(4)加成反应:

(5)氧化反应:苯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显粉红色;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容易燃烧。

(6)缩聚反应:

【总结提升】醇的催化氧化规律与消去规律

(1)醇的催化氧化规律:

醇的催化氧化的反应情况与跟羟基(—OH)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的个数有关。

(2)醇的消去规律:

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并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键。表示为:

CCHOH浓H2SO4CC+H2O,

CH3OH、CCH3CH3CH3CH2OH、CH2OH等结构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二、醛

1.组成与结构

醛是由烃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官能团为—CHO,可表示为RCHO。甲醛(结构简式为HCHO)是最简单的醛,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nH2nO (n≥1)。

2.常见醛的物理性质

物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甲醛(HCHO)

无色

气体

刺激性气味

易溶于水

乙醛(CH3CHO)

无色

液体

刺激性气味

与H2O、C2H5OH互溶

3.化学性质(以乙醛为例)

醛类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氧化还原关系为:

4.醛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对环境、健康产生的影响

(1)醛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医药、染料等行业。

(2)35%~40%的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菌(用于种子*菌)和防腐性能(用于浸制生物标本)。

(3)劣质的装饰材料中挥发出的甲醛是室内主要污染物之一。

[总结提升]

银镜反应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1)试管内壁必须洁净。

(2)银氨溶液随用随配,不可久置。

(3)水浴加热,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4)醛用量不宜太多,如乙醛一般滴3滴。

(5)银镜可用稀HNO3浸泡洗涤除去。

三、羧酸 酯

1.羧酸

(1)羧酸:由烃基或氢原子与羧基相连构成的有机化合物。官能团为—COOH。饱和一元羧酸分子的通式为

CnH2nO2(n≥1)。

(2)分类

多元羧酸(

二元羧酸:如乙二酸(HOOC—COOH)

)

(3)甲酸和乙酸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物质

分子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甲酸

CH2O2

HCOOH

—COOH和—CHO

乙酸

C2H4O2

CH3COOH

—COOH

(4)物理性质

①乙酸: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②低级饱和一元羧酸一般易溶于水且溶解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

(5)羧酸的化学性质

①酸的通性:

2.酯的制备实验

(1)原理

CH3COOH+C2H5OH浓硫酸CH3COOC2H5+H2O

其中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2)反应特点

(3)装置(液­液加热反应)及操作

①用烧瓶或试管,试管倾斜成45°角,试管内加入少量碎瓷片,长导管起冷凝回流和导气作用。

②试剂的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和乙酸,不能先加浓硫酸。

③要用酒精灯小心加热,以防止液体剧烈沸腾及乙酸和乙醇大量挥发。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及现象

①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消耗乙酸、溶解乙醇;

②现象:在饱和Na2CO3溶液上方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5)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措施

①用浓硫酸吸水;②加热将酯蒸出;③适当增加乙醇的用量。

3.酯

(1)结构特点: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可简写为 RCOOR′,官能团为

(2)物理性质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芳香气味

液体

比水小

水中难溶,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中

(3)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①反应原理:

酯水解时断裂上式中虚线所标的键。

②CH3COOC2H5在稀H2SO4或NaOH溶液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H3COOC2H5+H2O稀H2SO4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NaOH△(

――→

)CH3COONa+C2H5OH。

无机酸只起催化作用;碱除起催化作用外,还能中和生成的酸,使水解程度增大。

第十题:一般为实验题,较简单,答题技巧多练习题,多记实验现象

1、仪器的洗涤

①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②若附着不易用水洗净的物质时,应选不同的“洗涤剂”区别对待。

待清洗仪器

污物

清洗方法

原理

做过KMnO4分解实验的试管

MnO2

浓盐酸,加热

MnO2与浓HCl反应生成易溶的MnCl2

做过碘升华的烧杯

酒精

碘易溶于酒精。

长期存放FeCl3溶液的试剂瓶

Fe(OH)3

盐酸

Fe(OH)3与盐酸反应

做过银镜实验的试管

稀HNO3,加热

Ag与HNO3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做过油脂实验的试管

油污

热的纯碱液浸洗

油污遇热的纯碱液发生水解

2、物质的加热

加热方式

优 点

适应范围

注意事项

直接加热

升温快,易获得较高温度

瓷质、金属质或小而薄的玻璃仪器(如试管)等

玻璃仪器外壁要干燥

隔石棉网加热

受热较均匀,温度较易控制

较大的玻璃反应器(如烧杯、烧瓶)等

同上

热浴(水浴、油浴、沙浴等)

受热均匀、反应平稳、具有上限温度

①需严格控制温度的(如硝基苯的制取)

②需反应混合物静置的(如银镜反应)

③蒸馏沸点差较小的混合液

根据不同温度选取热浴方式。加热上限温度为热浴介质的沸点

②常用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

名称

特点

保存方法

钠、钾

易与氧气或水起反应

贮存在煤油里(锂封存于石蜡中)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易潮解、易与CO2反应,能腐蚀玻璃

密封保存,试剂瓶用橡皮塞

白磷

空气中能自燃

贮存在冷水中

浓硝酸硝酸银氯水(溴水)高锰酸钾

见光、受热易分解

保存在棕色瓶中,置暗、冷处

液溴

有毒,易挥发,能腐蚀橡皮塞

密封保存在有玻璃塞的棕色瓶中,液面上放少量水(水封)

氨水、浓盐酸

易挥发

密封置于暗、冷处

浓硫酸碱石灰无水氯化钙

易吸水

密封保存

氢氟酸

能跟二氧化硅反应而腐蚀玻璃,有剧毒

保存在塑料瓶中

苯、酒精、汽油等有机溶剂

易燃、易挥发

密封置于暗、冷处,不可与氧化剂混合贮存,严禁火种

取用药品

固体药品

液体药品

粉末

块状

一定量

少量

多量

一定量

使用仪器

药匙(或纸槽)

镊子

用托盘天平量取

胶头滴管

用试剂瓶倾倒

量筒、滴定管

☆★考点二:仪器的使用

类 别

名 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主要注意事项

容器与反应器

可直接加热

试 管

进行少量物质间的反应

加热前外壁无水滴,最大盛液小于

坩 埚

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加热完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蒸发皿

溶液的蒸发、浓缩、结晶

盛液不超过容器的

隔网可加热

烧 杯

溶解、配液、反应器

加热前外壁无水滴

烧瓶(圆底、平底和蒸馏烧瓶)

反应器、液体的蒸馏等

加热前外壁无水滴,平底烧瓶不宜长时间加热

锥形瓶

反应器、接受器

滴定时只振荡,不搅拌

不能加热

集气瓶

收集气体或暂时贮气

瓶口磨砂(与广口瓶的瓶颈磨砂相区别),用磨砂玻璃片涂凡士林封盖

试剂瓶(广口、细口)

广口:盛固体药品

细口:盛液体药品

棕色瓶盛见光易变质的药品,盛碱液时改用橡胶塞

启普发生器

固—液不加热制气体反应器

使用前先检查气密性

滴 瓶

盛少量液体药品

盛碱液时改用软木塞或橡胶塞

测量器

粗量器

量 筒

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精确度≥0.1mL)

不能在量筒内配制溶液和进行化学反应,观察刻度时眼睛平视

精量器

容量瓶

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用前首先试漏,不能加热或配制热溶液

滴定管

酸碱中和滴定(精确度=0.01mL)

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液,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液,观察刻度要平视

计量器

天平

称量物质的质量(精确度=0.1g)

称前调“0”点,称量时左物右码,不能称热物质,被称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两盘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易潮解的或具有腐蚀性的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温度计

测量温度

水银球不能接触器壁,不能当搅拌器使用

漏斗

普通漏斗

向小口容器中注液,与滤纸配合,分离固液混合物

过滤时应“一贴二低三靠”

长颈漏斗

装配反应器

长管末端插入反应器的液面以下

分液漏斗

分离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液体;作反应器的随时加液装置

分液时,下层液体自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自上口倒出;不宜盛碱性液

其他

干燥管(U形,球形)

干燥或吸收某些气体

内装固体干燥剂,球型细口处垫小棉球以防堵塞;气流“大进小出”

洗气瓶

除去气体中混杂的某些成分,净化气体;测气装置;排气、集气装置

内装液体吸收剂如浓H2SO4、饱和NaHCO3等;作测气装置时,气流自短管进,液体自长管排出;排气集气时,视气体密度定进出口

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

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

酸洒在皮肤上

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浓硫酸先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

碱洒在皮肤上

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液溴、苯酚洒在皮肤上

用酒精擦洗

酸液溅到眼睛上

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水银洒在桌面上

洒上硫粉回收

误服重金属盐

喝大量豆浆、牛奶或蛋清

三禁七防

三禁:(1)任何化学药品都禁止手触、鼻闻、口尝。(2)禁止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3)用试管加热液体时禁止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

七防:(1)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等)或CO、H2、还原Fe2O3、CuO之前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2)防暴沸:浓硫酸的稀释或浓硫酸与酒精、浓硝酸的混合;加热液体要加碎瓷片(如石油的分馏)等。(3)防失火:实验室中可燃物质要远离火源。(4)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如Cl2,SO2,NO,NO2等)应在通风橱中进行。(5)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气体时,要注意熄灯顺序或加安全瓶。(6)防烫伤:取热的蒸发皿及坩埚要用坩埚钳而不是用手。(7)防仪器炸裂:试管在加热时要先均匀受热;用试管加热固体时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集气瓶中的燃烧反应有固体生成时加少量水或铺细沙;禁止将热的仪器放入冷水中冲洗。

物质的溶解

①固体:用烧杯、试管溶解,振荡、搅拌、粉碎、一般升温等方法可加快溶解速度。

②液体:注意浓H2SO4的稀释。当混合浓HNO3和浓H2SO4时,也类似于浓H2SO4的稀释,即必须把浓H2SO4慢慢地注入浓HNO3中。

③气体的溶解

a.溶解度不大的气体(Cl2、H2S、SO2) b.易溶于水的气体(HCl、HBr、NH3)

4、试纸的使用

试纸的种类很多,如:石蕊试纸(红、蓝)、醋酸铅试纸(检验H2S存在)、淀粉碘化钾试纸、pH试纸等,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除pH试纸外,其余试纸使用前要用蒸馏水润湿;

②用试纸检验溶液性质时,要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中部,不可将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

③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将试纸湿润后粘在玻璃棒的一端,把试纸放于待测气体的试管口或集气瓶口附近。

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要遵循如下原则:(1)不增:即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不减:不减少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3)易分离:采用的方法应使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与其他物质易于分离;(4)易复原:如果在分离或提纯过程中,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转变为其他物质,应能够采取适当的方法将其恢复为原物质。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时常用的物理方法有:过滤、结晶、升华、蒸发、蒸馏(分馏)、分液、萃取、渗析和盐析等。

2.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

仪器装置

注意事项

过滤

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①要“一贴二低三靠”

②必要时要洗涤沉淀物

③定量实验的过滤要无损失

结晶

重结晶

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同

烧杯及过滤装置

①一般先配较高温度的溶液,然后降温结晶

②结晶后过滤,分离出晶体

升华

混合物中某一成分在一定温度下可直接变为气体,再冷却成固体

(升华物质的集取方法不做要求)

蒸发

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

①溶质不易分解、不易水解、不易被氧气氧化

②蒸发过程应不断搅拌

③近干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蒸馏

分馏

利用沸点不同分离相互溶解的液体混合物

①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②加沸石(或碎瓷片)

③注意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下进上出

④不可蒸干

分液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

萃取

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一般在分液

漏斗中进行

①萃取后要进行分液

②对萃取剂的要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不反应;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溶质不与萃取剂反应;两溶剂密度差别大

③萃取后得到的仍是溶液,一般再通过分馏等方法进一步分离

渗析

用半透膜使离子或小分子从胶体中分离出来(提纯胶体)

要不断更换烧杯中的水或改用流水,以提高渗析效果

盐析

利用某些物质在加某些无机盐时,其溶解度降低而凝聚的性质来分离物质

烧杯、玻璃棒以

及过滤仪器

①注意无机盐的选用

②少量盐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性

③盐析后过滤

2.气体的收集方法

有关集气装置问题,要弄懂使用装置的原理:①难、微溶于水的用排水集气法;②密度大于空气的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小于空气的用向下排空气法,要注意密度与空气接近的(如C2H4等)或易与空气中O2反应的(如NO等)不宜用排空气法;③有毒气体一定要注意带尾气处理装置。必要时,如NO、N2、CO等用气袋、球胆之类密封收集。下图是各种气体的收集装置,请同学们认真分析其原理。

3.仪器的洗涤

(1)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2)若附着不易用水洗净的物质时,应选用不同的“洗涤试剂”洗涤,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原则是使不溶物转化成可溶物再洗)。

4.常见实验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

(1)微热法(常规法)

将装置的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用手捂热反应容器(烧瓶或试管),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在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则表明装置不漏气(如下图Ⅰ所示)。

高中化学酚的性质总结,高中化学有机物官能团性质总结(1)

高中化学酚的性质总结,高中化学有机物官能团性质总结(2)

高中化学酚的性质总结,高中化学有机物官能团性质总结(3)

高中化学酚的性质总结,高中化学有机物官能团性质总结(4)

高三听语文课好还是自学好 多选 0人 0% 语文自学更重要 0人 0% 语文课听老师讲更重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