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是论文修改和答辩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论文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阅览的论文无数。仅从自身经验来看,毕业论文以下几个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
一、摘要:评阅论文的第一道关之所以说是摘要而不是论文标题,是因为标题已经在开题时审阅过了,尽管常年也会有对标题提出问题的,但是对于评阅来讲,否定标题意义已经不大。
摘要是评阅老师了解你论文的窗口,摘要部分写不好,文章给人的感觉就不好。总的来说,很多论文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简单罗列研究内容和章节;直接按照首先、其次、再次和最后这样的顺序;等等。
摘要是对全文的凝练和总结,是你论文的缩略。摘要是概述你的研究,并且能够从摘要看到你的研究方法和结论等。
那么摘要到底该怎么写呢?
摘要的写作框架是:第一句话是关于你研究的大环境(一级系统,比如你研究“某地乡村旅游”,那一级系统就是“乡村旅游”,二级系统就是“某地的乡村旅游”),因而第一句话要正向、正面评价一级系统。第二句话,通过一个转折(一级系统的发展背景,一般三个)引出你的研究主题(二级系统)。
第二段开始叙述你研究真正研究主题(二级系统)的背景、现状、问题和对策(社科)或研究设想、实证建模和研究结论(理工科)。另外,摘要的总体最好是两段;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
二、框架:论文过审的第二个“命门”框架无疑是论文过审的第二个“命门”,同时是评阅的主节点,也是很多评阅老师去选择挑论文毛病的地方。好的论文框架要保证几点:
一是要素要齐全。个人认为,本硕论文写作还是一种规范写作,到了博士阶段才能说是创新。因此, 本硕论文多是规范操作,要求论文按照固定套路来,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等内容不应该缺失,否则,会感觉缺乏规范性。这里强烈不建议“创新”,即使你创新的没有问题,但是习惯了这类套路的老师可能否定你的论文(比如,我曾经强烈建议一个研究他家乡国有企业股权改革的文章可以不写国外研究现状,因为都是在堆砌几篇英文文献,但是,最后考虑到评阅老师的习惯,还是分成了国内、国外两个角度)。
二是要注意有层次性,形成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即是说整体章节(一级标题),也是说章节内的(二级、三级标题),当然,标题不宜分的太细,到三级标题就可以。有层次性才有逻辑性,有逻辑性才不会让评阅老师产生“不适”的疑问。
三是三级标题下面要形成三个小点,不要一点或者两点,如果仅仅一点就没有必要列一个三级标题(和二级标题已经相同了),这里容易给人感觉论文写作者思虑不周全,想不出三个点。
三、正文:评阅论文“最快”的地方虽然正文作为文章最长的部分,但正文容易被“忽视”,评阅老师往往会以最快的速度浏览下去。评阅老师很难做到对评阅论文的全文阅读,这时候,抓住评阅老师的心,可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不要有错别字,语言文字功底很重要,增强语言表达的学术性、逻辑性;标点要明确;段落主旨要明显。
二是注意研究方法, 如果选择了一些计量模型, 能够增加可信度,同时注意指标选取不要太老套。比如汽车产业竞争力,那你的指标最好要选取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相关指标。
三是结合图表论述。比如,社科类论文很多是现状、问题和对策的结构,但是现状是作者个人所想,可能让人觉得没有可靠的依据, 或者说缺乏深入挖掘、合理分析问题的成因等。如果采用图表和相关数据情况就会很不一样。图表思维蕴含着一种求证思维,或者直观思维,即看起来直观,也体现写作者用心收集资料和数据。同时,还能够看出作者对论文的熟悉。
四是对策要更加丰富一些。社科论文,问题和对策往往是关键的地方,并且,问题和对策之间应该是对应的,即你提出了问题,就要用相应的对策去解决,不能缺乏关联性和针对性。
四、文献综述:论文见功底的地方文献综述当然在正文前。但是,对于多数本硕论文而言,很多评阅老师不会花太多时间留在文献综述上。但之所以在这里强调,是因为我个人非常喜欢看这一块。因为研究现状是真正见功底和写作者是否用心的。
本硕学生最容易犯的一个问题是:文献堆砌。正确的基本写法是:将文献分成几个维度(角度/研究视角),属于这个角度的文献归为这个维度下,然后从几个角度引出自己的研究角度(相对研究较少)。并且,述评是文献综述的重中之重,要注意文献综述不要“综而不述”。
五、参考文献一是关于参考文献或文献综述中中是否一定要外文文献,我曾经有过争论,实际上,我并不提倡本硕论文必须要做外文文献的综述。本科生做不好,一些研究生写的很偏,或很中国特色的选题,根本用不上国外文献。即使用上的,很多也只是充数或者摆门面,实际并不起什么作用,徒劳的增加了学生的“作弊”的功夫。大多数论文真的不用国外文献。
二是参考文献要求近五年。这是为了迎合大多数评阅老师的。其实,我个人并不觉得近五年的论文就一定是最新研究现状。奥德·肖斯耶夫有一句名言,他说,“如果你想获得一个新想法,请打开一本旧书。”他指出互联网发展起来后,上网的大部分资料是1970年之后的,其实1970年,很多伟大的技术和假设都已经存在了。他寻找新的领域的突破,都会去图书馆翻看1970年之前的材料。
三是文献不少于15/30/50条。也其实都是为了形式而形式。多余15/30/50条文章就是好文章?就跟现在提倡不唯论文,有些人理解成了不发论文一样。
不过,鉴于现在主流评审专家都是这样的情况,本硕博写作者还是要往这几个标准去靠。
另外,还需要注意:一是论文格式,处理不好影响论文的整体“形象”;二是有的论文研究方法简单,通篇只采用文献研究、观察法、归纳法、演绎法,虽然写了使用了案例研究法,但实际上只是结合论文内容的举例说明,并不是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等等。
忆湄说:“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或者说看透了生命本质的人,也必须是长期主义者。小时候看铁棒磨针、水滴石穿还有佛教里用勺子舀干大海的故事,都觉好笑,哪会有人这么傻呢,后来才慢慢体会到那是一种教你能面对漫长一生最关键的能力。”写论文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精雕细琢才能不负一辈子才写一两次的论文。
这两天,我们会看到星链“刷频”,那些集结人类智慧的卫星,从天空依次闪烁而过,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据说,当星链最终部署完毕,无论是在白雪皑皑的珠峰,还是在遥远的南极考察站,或者是阿拉斯加的渔船上,地球人都将能像在大都市一样上网,信息流不再有阻碍,能实现全球无死角无障碍覆盖,而全球各地的交易所之间将最大限度突破网络延迟带来的时间差实现最大获利。
科学技术如此神奇,这么复杂的技术尚能突破,我们又怎能被一篇论文难倒!
推荐阅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