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物和偏平和谐“相处”
界面排布方面,OriginOS拥抱了“大块设计”,把APP图标、原子组件都做成了面积大、便于直观发现的布局。如果愿意的话,用户甚至可以把APP(主流APP)的图标变成四倍于正常的更大尺寸。
定制图标尺寸
这时很多人一定会觉得,这种类似“老人机”的尺寸比例,应该会让每一屏的功能变少吧?APP太多了,这样手机主屏放不下吧?然而OriginOS没有这两个问题。OriginOS解决的方法就是,把一些常用功能整合在了原子组件中。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音乐播放器,直接内部集成多种音乐APP的音乐控制,用户根本不需要去找其它APP,就能通过一个原子组件收听不同APP的音乐。
切换音乐APP
至于每一屏幕APP数量变少的问题,OriginOS则是直接取消了APP图标下方的APP名称,让屏幕可以容纳更多行图标,总体并没有损失什么APP数量。而且图标尺寸增大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每一个APP都更加显眼,用户不再需要在密密麻麻的屏幕中找到自己想用的那一个,反而能够更快地找到目标。
02形象化交互的力量
除了静态颜值,OriginOS“动起来”也非常优雅。这种优雅的秘诀就是过渡动画和人性化交互。
手机的过度动画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线性动画”:画在执行的过程中始终是匀速。另一种是“非线性动画”:动画在执行过程中有“加速”和“减速”动作。线性动画就是我们俗称的“傻快”,效果十分生硬。主要原因是线性动画的绝对匀速运动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非线性动画符合自然规律,符合人的预期,能给用户带来额外的视觉“流畅感”。
OriginOS就采用了非线性动画。在都是60Hz标准刷新率的情况下,非线性动画手机的视觉流畅性会比线性动画手机更强。配合如今常见的高刷新屏,OriginOS的动画就更加流畅了。
只看动画节奏(动图压缩了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