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8的竖式怎么列,2408的竖式怎么列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0-29 02:33:31

大殿一对石柱,称为“露盘”,是和尚就餐前放饭盛水,以供所谓饿鬼食用的器具。

1398的竖式怎么列,2408的竖式怎么列(45)

露台前的一对石盆,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 炉上铸有"大化陶熔"四字,"大化"意为"佛的教化"。"陶"比喻造就、培养。"熔"可作熔铸金属或浇制成器具时用的模型解。综合四字,就是:按佛教教义规范培养信徒,使顽者归化,脱胎换骨。暗示佛的神通广大。还有“大清宣统三年”、“重建寒山寺造”等字样。鼎内终日香烟缭绕,使寺院平添宁静安谧的气氛。

1398的竖式怎么列,2408的竖式怎么列(46)

大化陶熔鼎

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这里包含着一个宗教传说:有一次一个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较量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为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 殿宇门楣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内庭柱上悬挂着赵朴初居士撰书的楹联:“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

而大雄宝殿月台上左右汉白玉围栏外还各有一个神兽驮碑装饰。据说石碑是晚唐时代的汉白玉石碑,高 2.3米,宽 0.7米,厚 0.2米,重 0.7吨。碑身正反面和两侧面镌刻着精美的浮雕 《释伽牟尼佛说法图》。

1398的竖式怎么列,2408的竖式怎么列(47)

神兽驮碑

据考察驮石碑的神兽叫霸下、鳌、龟趺、填下、龙龟等,也叫“赑屃”(赑bì屃xǐ),是龙的九子之一。其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其一方面为实用之物,用来做碑座,俗称“神龟驼碑”,另一方面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

霸下的象征以“长寿吉祥”为依据,并带有地位级别、图腾崇拜、巫术崇拜等方面的涵义,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

在上古时代的中国传说中,霸下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在唐宋之前的霸下头为龟形,状玄武,以后逐渐龙化,致明清纯为龙首,独角,角于头顶中身生。

因此驮碑神兽驮碑主要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上层统治阶层想要赋予这个生物,这个行为一个合理性。底层百姓因为对天灾的恐惧,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安全感,因为龙的儿子都在驮着石碑守护着他们,所以心底有个想念。而上层统治者也从中获得了自豪感,因为龙子神兽都在为自己服务,自己才是真正的真龙天子。

除此之外,相传最初的驮碑神兽其实是彻头彻尾的乌龟,龟头龟尾和龟壳,经过慢慢的演化,直到明清时代,才逐渐稳定成了龙头龟身的形象。

而关于“赑屃”(赑bì屃xǐ)霸下,民间还有一个传说:

民间传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而且在人间各司一职。 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跟前的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饥荒遍地。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但龙王年老体弱,事务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龙九子个个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他们跟随刘伯温征战多年,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

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远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安邦定国,雄霸天下。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

但九子仍是神兽,顿时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便决定用计,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

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尽全力却寸步难行。

原来,神功圣德碑乃记载“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之用,又有两代帝王的玉玺印章,能镇四方神鬼。八子眼看大哥被压在碑下,不忍离去,便决定一起留在人间,但发誓永不现真身。

朱棣虽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却仅仅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刘伯温得知此事后,也弃朱棣而去,脱离肉身返回天廷。

朱棣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便让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

赑屃——霸下,是我国独特文化的一个表现,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沉积的结果,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创作出来的文明结晶。

1398的竖式怎么列,2408的竖式怎么列(48)

上一页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