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这种信息说明对方已经知道你的手机号或是邮箱了,假如不小心点了接受,对方还会收到一条反馈信息:XXX已加入共享相册。如果你手机账号设置的是真实姓名,那骗子也会知道你的名字。
国家反诈中心App,不止拦截
这次国家反诈中心App的推出,除了来电预警之外,也提供了“身份核实”和“风险查询功能”,用以对真人实名信息、账号、网址的风险进行核验。
举个例子,如果有个陌生人添加你为好友,并通过各种借口向你索要个人信息,你可以要求对方进行身份核验、让对方提供手机号并输入反诈中心App中。对方收到核验信息后需要去反诈中心App中进行人脸识别才可以通过。如果和你对话的是个骗子,可能还没到人脸核验的那一步,他就被吓跑了。同时,软件中还会不断更新各类诈骗案例与新闻,看完后真是想把每一篇都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群聊里。
教你几招
识别诈骗信息对你来说或许并不困难,但对那些不太擅长使用手机的人而言,却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想彻底远离诈骗信息,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只是第一步,我们也为你提供以下几点反诈小技巧,也别忘记提醒父母。
打开电话、短信识别、拦截等功能
现在市面上的手机几乎都内置了*扰、诈骗拦截功能,一般在手机的“安全中心”或是设置选项中,iPhone用户则需要下载第三方软件,按引导教程打开相关功能。
不要将手机的账户名设置为真实姓名
使用手机时一般会要求通过注册手机厂商的账号实现云上的相关功能,比如苹果的iCloud、小米账号、华为账号等,这些用户名可能在使用某些共享功能时会被别人获取。可以将手机用户名设置为非真实姓名。
关闭手机的共享功能
对于iPhone手机用户而言,虽然很多内置的服务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也成为了潜在的危险。如果你几乎不使用iMessage、共享相册、共享日历等功能,可以在设置中关闭这些功能。
在外点餐,非必须不提供手机号
当前在外使用扫码点餐的餐厅越来越多,但有很多点餐程序在你打开时都会请求获取昵称、手机号等权限。然而这些小程序提供方究竟会如何使用手机号,你也不得而知,所以如果扫码点餐时发现了对手机号信息的授权,最好不要轻易点击允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