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点距参数
三、色深
色深:色深指的是显示器的色彩过渡流畅度,而显示器的Bit值,例如6Bit、8Bit、10Bit,其实就是“色深”参数,它指的是色彩的层次,例如6bit表示64灰阶,可以支持26万色,8bit表示256灰阶,可以支持1670万色,而10bit表示1024灰阶,能够支持10.7亿色,灰阶级数越多表示颜色越精细,色彩过渡更为均匀。显示器Bit值越大越好,越大意味着显示器才能拥有更鲜明的色彩层次,也更容易分辨出相近的颜色。
色深8Bit,指的是红、绿、蓝三原色各有2的8次方(颜色),2的8次方等于256,意味着三原色(红、绿、蓝)分别有256种颜色,例如红色共有256种不同的红,从浅红到深红,绿色共有256种不同的绿,而蓝色共有256种不同的蓝。三原色颜色数量总和就是256*256*256=16777216种颜色,即1670万色。
而色深10Bit,指的是红、绿、蓝三原色各有2的10次方(颜色),2的10次方等于1024,意味着三原色(红、绿、蓝)分别有1024种颜色,例如红色共有1024种不同的红,从浅红到深红,绿色共有1024种不同的绿,而蓝色共有1024种不同的蓝。三原色颜色数量总和就是1024*1024*1024=1073741824种颜色,即10.7亿色。
10Bit和8Bit夸张对比
通常Bit只会影响到色彩过渡的时候平滑程度,与色域显示并没有多大关系,如上图所示,是不是感觉10Bit在色彩过渡更加平滑均匀?可能有点夸张,只是更好的让大家去理解。
其实对于大部分的显示设备,8Bit色深已经能够满足日常需求了,但是对于专业用户,依然存在图像细节上的差异,因为8Bit色深支持1670万色,而10Bit色深支持10.7亿色,对于8Bit色深其实还远远没有达到肉眼的极限,不少设计师在处理图像时,会遇到色彩断层的情况,基本都发生在相对比较纯净的渐变,其根本原因在于图像色彩深度不足以表现微小的浅变,所以导致了原本应该平滑的浅变图像,变成了一块块的断层,如下图所示。
图像断层
坑点:商家标注的8Bit和10Bit显示器未必是“真”,可能是通过FRC技术抖动上去的!
先了解一下FRC抖动技术吧,FPC即“像素点抖动技术”,FPC是英文Frame Rate Control缩写,FRC是一种IC的功能算法,目的让显示器屏幕显示更多颜色,通过算法让像素点在不同颜色之间快速切换,利用人眼睛的视觉暂留效应,从而产生出新的中间色的错觉。举个例子,假如显示器像素点只有黑色和白色,通过FPC技术的算法让像素点在白色和白色之间快速切换,通过控制黑色和白色显示的时间长短比例,进而混合出不同深浅的灰色。
其实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显示器基本就三种,分别为6Bit、8Bit、10Bit,不过并不是只看商家宣传,因为色深分原生和抖动的,有些显示器并不是原生的8Bit和10Bit,可能是6抖8或者8抖10,而是厂家通过一种叫FRC像素点抖动技术抖动上去的,例如6抖8,就是让6Bit的实现十分接近8Bit的效果,毕竟不是原生,所以只能是接近,不可能做到完全同样,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不过一般来说,原生10Bit显示器价格都比较昂贵,其实原生10Bit显示器基本价位都在5000元以上(但也未必),基本低于这个价位的基本全是通过FRC技术抖动上去的,并且10Bit还需要搭配昂贵的专业级显卡来支持。包括市面上的廉价的144Hz电竞显示器,绝大数都是6Bit抖动8Bit的产品,但是对于非专业用户来说,也没有必要纠结显示器是否原生6Bit、8Bit、10Bit,更多在意的是专业设计师和调色师。
其实对于了解FRC像素点抖动技术的人群,也有好处,厂家标注10Bit色深,也方便知道这款显示器是原生8Bit,并非6抖8!
四、对比度
坑点:动态对比度完全没有参考价值
显示器对比度其实就是黑白颜色之间的亮度对比,并非越高越好,需要在合理的亮度值下,对比度越高,所能够显示的色彩层次越丰富。通常市面上的VA屏对比度在3000:1左右的样子,而IPS和TN屏通常在1000:1左右,当然这里说的是静态对比度,有些商家会迷惑消费者,动辄标注上亿、几千万:1,其实这是动态对比度,让消费者觉得很牛的样子,但其实没有任何对比参考的价值,所以对于消费者一定要看静态对比度。
显示器对比度
五、色域与色准
色准,指的是显示器的色彩准确度,表示显示颜色与标准颜色之间的偏差,通常ΔE<3(数值当然越小越好)基本看不出差异了。
色域其实也可以叫做色彩空间(Color Space),色域指的是显示器的色彩丰富度。目前常见的屏幕色域标准有三种,分别是sRGB、NTSC、Adobe RGB。
1、NTSC:NTSC是电视色彩标准,属于色域最广的标准,不过如今已经过时了,现在基本没有以NTSC色彩标准的内容,只作为参考。
2、sRGB:目前的微软旗下的Windows系统和众多原生软件默认支持的色彩空间,sRGB ≈ 72% NTSC。
3、Adobe RGB:Adobe RGB是由Adobe公司推出的色域标准,Adobe RGB ≈ 95% NTSC。
4、DCI-P3:是美国电影行业推出的一种广色域标准,是目前数字电影回放设备的色彩标准之一。相比sRGB相比,绿色和红色的范围更广。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sRGB色彩空间范围要小于Adobe RGB和NTSC色彩标准,不过sRGB是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色彩空间,大多数的显示器都只支持sRGB的色域范围,近似相当于 sRGB ≈ 72% NTSC,Adobe RGB ≈ 95% NTSC,约等于是因为即使是100%的NTSC,也不能完全覆盖到100%sRGB,所以如果显示器只标注NTSC色域算是一个坑点。其中AdobeRGB相比sRGB色域更广,能表示出更加细腻的青色和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