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理解,绩效管理的认识与理解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0-31 12:39:44

那么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它到底是什么,又该如何识别并做好管理?

01

绩效考核不是为了裁员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其实大家也都比较重视,但是大家对绩效管理到底是个什么、应该怎么管,还是有很多概念上的不清晰以及方法工具上的欠缺。结果,一方面大家追求高绩效,另一方面好像考核都有,可绩效结果却不如人意。

我们今天来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一、绩效管理,不是结果而是持续的过程

1.绩效管理是什么?

在学术研究上,最出名的是安吉斯教授,他说“绩效管理是指识别衡量以及开发个人和组织绩效,并且使这些绩效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的一个持续性的过程。”

可见,第一,绩效管理不只是到年底发工资,分奖金,而是一个持续性过程。第二,绩效要与组织战略目标保持一致,需要很清晰的组织战略。第三,绩效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这是很重要的一些理念。

在企业界一些比较伟大的CEO,他们对绩效管理都很有自己的看法。比如韦尔奇说:“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并非使员工达到期望的绩效,而是使他们出于意愿而愿意付出超越职责的努力。”

韦尔奇的意思是,绩效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怎么把员工调动起来,去做更多。所以,他在GE的时候,就强调“无边界管理”——怎么打破部门墙,怎么达到一个公司最终的目标,而不是每个人自己的目标。

IBM郭士纳讲:“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导并激励员工贡献于组织的战略目标,同时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共同成长,它不是绩效考核,而是一个管理过程。”他注重的是引导并激励员工,而且强调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共同成长。

华为任正非也有一段关于绩效管理的话,他说:“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导向冲锋,保证产出,实现组织与个人的成长,落实公司的业务发展战略,强化基于奋斗与贡献的价值导向,逐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机制,不断提高人均效益和增强公司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所以不管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对绩效管理其实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归根结底很多东西都是一样的:绩效管理要注重过程,要跟战略协同、匹配,要去激发员工,要去共同成长。

因此,我理解的高绩效是什么?

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理解,绩效管理的认识与理解(1)

如图,横坐标是绩效水平,纵坐标是员工比例,一般来说呈正态分布。员工考评有ABCD,A是高绩效,B和C的是中间部分,D则是绩效水平靠后的部分。不过,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是区分ABCD,而是通过绩效管理能够让大家的绩效整体往前移,都得到提升,或许ABCD的比例不变,但是每个人的绩效水平都提升了,这才是绩效管理的目的。

所以,绩效管理是为了获得高绩效。为此要做很多事情,比如要了解下属对工作目标、组织目标实现的影响;下属和主管怎么共同努力去维持、完善、提高绩效;绩效是怎么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消除影响绩效的因素等等。总之,不是只盯着结果,期望结果出现。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得出绩效管理有一些特点:它一定是过程和结果并重,而且更看重过程。它是以绩效改进和提升业绩水平为目的,不是以简单的达成结果为目的。当然,也要关注解决影响绩效目标达成和提升的那些问题。它促进绩效改进,是牵引为主,不是威胁。比如,如果你现在很多绩效考核达不到目标,我就把你给开了,那就是威胁。

同时,绩效管理要形成下属和组织的互动,一个好的绩效管理,下属和组织都是受益者,所以说绩效管理是组织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我们对绩效管理的认知有些误区,认为绩效管理是用来控制人的;绩效管理是为了扣工资和奖金的;绩效管理是重视和追求结果,追求业绩的;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绩效管理是人事部门的事;绩效管理就是一个形式主义......

我认为这样的理解,或多或少在一些公司里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走出误区。

2.绩效管理的意义:把人和事结合起来

一个好的绩效管理对组织和下属双方都是有意义的。

对于下属(被评估的人)来说,绩效管理的意义既能够明晰工作方向和绩效目标,又鼓励下属参与绩效目标的制定,这样可以增加其对目标的理解和信心。同时绩效管理讲究的是一种及时、持续、公正的绩效反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去调整、修正,通过反馈、面谈、讨论,改进计划和发展方向,采取行动去解决问题以达到更好的绩效。

对于组织来说,实现组织制定的绩效目标,就能够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通过了解每个下属的绩效贡献,工资调整、职位调整就有了依据,同时也可以了解下属的发展需求,建立一个好的人才队伍。

所以绩效管理的意义不只是说提供有效的工资、调薪职位调整的意义,它还有更多的意义。

我们把业界的理解稍微提炼一下,大概绩效管理要达到的目标如下:

其实,华为建立绩效管理也有一个过程。随着企业发展,人力资源体系的进步,任正非也有一系列的思考。他说:“我们强调要创造高绩效的企业文化,要把绩效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去。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裁员,而是为了通过考核把大家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保证每个人的能力能够实现绩效目标,通过个人绩效目标实现完成公司总体目标。”

简言之,所谓的绩效是业务运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和结果。因此,状态是一种绩效,结果也是一种绩效,它是可以通过客观的考核和主观评估出来的,并不完全都是客观的考核,主观的评估也很重要。

其实,影响绩效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组织、技术、人、工具、IT技术、物理环境、人文环境等。组织就是阵型,人就是每个员工。针对这些因素,更要强调的是组织绩效。其中一些因素是怎么影响组织绩效的,怎么构建组织氛围,不同的场合用什么样的管理风格,怎么明确职位要求......都要搞清楚。

所以,我们讲的“人事两全”,价值创造针对的是事,价值评价、价值分配对应的是人。而绩效管理的意义是把人和事结合起来。

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理解,绩效管理的认识与理解(2)

▲企业价值链管理整体框架

3.组织绩效管理,以组织能力为导向

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关注个人绩效,更要关注组织绩效。组织绩效管理的团队,有大有小,可能是三、五个人,也可能是三、五百人。组织绩效管理,需要做四方面的工作:

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理解,绩效管理的认识与理解(3)

▲组织绩效管理

第一,战略规划和解码,核心就是要了解组织的KPI和优先工作重点。因为只有优先工作重点明确,才能够设立好与之相应的组织绩效规划。

我再强调KPI衡量的一定是一个组织的能力,而不是个人的能力,个人的不叫KPI叫PBC(个人绩效承诺计划)。

组织的KPI是组织能力的一个表现,比如供应链有供应链的能力,包括存货周转、质量、制造费用、仓储物流周期等等。

组织能力就意味着你跟竞争对手比,做得怎么样?比如你有供应链,对手也有供应链,因为供应链是为外部服务的,要有一个从外部来看供应链能力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指标。同理,研发也一样。

当然,对于主管来说,个人PBC里也有一部分内容来自组织KPI的提升,但不是KPI本身,还一部分内容是来自组织的优先工作重点。其它的一些内容包括团队建设,下属员工的发展,自身能力的提升等一起构成了PBC。

战略规划和解码之后,就形成了组织的绩效目标,就到了组织绩效目标的执行和监控层,它包括月度、季度的审视,通过指标的完成情况去解决问题、推动落实、调整/重新配置资源等等。

第三块就是组织绩效评估,主要是组织的绩效测评,包括KPI的测评,主管年度述职(主管的PBC评价)。

第四块是评估结果应用,就是根据组织的绩效和主管的绩效去决定团队的绩效比例(ABCD),决定主管加薪、组织的奖金包等。

这四个板块是组织绩效的一系列内容,体现了组织或者部门的能力。

4.个人绩效管理,以责任结果为导向

个人绩效管理更注重的是一个管理过程,它不仅仅是绩效评价,还包括个人PBC的情况。通过双向沟通,进行目标制定,然后是绩效的执行和辅导,执行的评价以及反馈的过程。

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理解,绩效管理的认识与理解(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