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程序轮”由参差不齐的凹槽组成,3个最深的凹槽代表3个平年2月的28天,1个略短的代表闰年2月的29天,其余凹槽代表每年的4个小月的30天,饱满的外缘代表每年的7个大月的31天。程序轮左侧的杠杆“落进”凹槽中的深度,决定了日历系统在月末的哪一天进行跳转。
即便在瑞士,能够自行研制万年历的厂家也是屈指可数,中国国内更是只有天津海鸥在几年前试制过,随后便不了了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内部零件的精度要求太高,相比于一目了然的“程序轮”,散布在机芯各处的杠杆、凸轮和弹簧才是决定万年历系统能否顺畅运转的关键。
它们彼此牵引,一处杠杆抬起,触发凸轮的旋转,另一处拨杆受弹簧的驱动落下,推动日历旋转,类似的“大型舞剧”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上演,任何一枚零件的长度、角度、力度稍有差错,整个系统就有可能卡住。
况且, 48齿的“程序轮”只能算万年历的常规操作。还有另一种更加精密的系统,它的核心装置是一个12齿的行星轮系,整个轮系每12个月旋转一周,而袖珍的行星轮每4年旋转一周,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平闰年周期。
百达翡丽去年推出的Ref.5320自动万年历表,安装的便是一枚新研制的具备12齿的行星轮系的Caliber 324 S Q自动机芯。
表盘12点位的星期、月份双视窗具备瞬跳功能,6点位的日历和月相盘连同两侧的昼夜和平闰年视窗共同构成了对称的界面。
百达翡丽Ref.5320自动万年历表
为了让盘面的显示尽可能舒展,百达翡丽延长了324自动机芯的“甲板”,将万年历模块铺陈其上。
当然,其他专业制表品牌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如亨利慕时就开发出了享誉表坛的“FlashCalendar”闪历万年历,通过独家的闪历视窗配合表盘中央的月份指针显示万年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