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 怎样找到家庭守护,qq怎么发送家庭守护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1-05 00:41:33

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实习生 黎爱兰

*扰电话不停,垃圾短信不断……生活中,各类APP都要求授权,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也显得更为广泛。一些企业、机构甚至个人,从商业利益等出发,随意收集、违法获取、过度使用、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甚至威胁生命财产安全。

个人信息谁来保护?隐私泄露如何维权?12月12日,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封面新闻推出的“法官来了”专题节目中,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三级高级法官刘文、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周静做客封面直播间,以鲜活的案例出发,讲述个人信息保护相关话题。

qq 怎样找到家庭守护,qq怎么发送家庭守护(1)

餐厅要求“扫码点餐”被判侵权

法官:认定个人信息的重要标准是“可识别”

直播从一件案例开始。周静介绍,2021年8月,罗某某与朋友到德阳市旌阳区某火锅店用餐,就坐后点餐时火锅店的服务员告知:就餐必须“关注”微信公众号才能点餐。罗某某要求使用纸质点餐,服务员明确告知,要“关注”微信公众号才能获得提供的服务。

罗某某本次扫码点餐的流程为: 打开微信,搜索火锅店公众号,点“关注”,进入的页面显示“火锅店申请获得:你的微信头像 、昵称、地区和性别信息”,页面显示“拒绝”“允许”选项,点“允许”后方能点餐。点击进入相关页面均由火锅店服务员未经罗某某允许完成。

罗某某认为火锅店侵犯了其个人信息,故起诉至法院请求判令火锅店停止侵权、删除获取的个人信息。火锅店请求驳回罗某某的全部诉讼请求。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法院于2021年12月29日作出民事判决书,判令被告火锅店停止侵权,删除获取原告罗某某的个人信息。

“火锅店要求消费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后才能点餐,通过提取信息,火锅店知晓了罗某某的微信号、昵称、地区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识别出罗某某这个既定个人,所以属于个人信息,依法应予保护。”周静说,法院认定个人信息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可识别”这三个字,比如你在网络上注册登录后的浏览信息,具备识别为特定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可能性,就属于个人信息,而未登录或者未注册用户的浏览记录就不属于个人信息。

刘文进一步解释了个人信息的定义,简单来说,个人信息既包括非私密信息,又包括私密信息。比较常见的有:个人基本信息;网银账号、第三方支付账号、社交账号等账户信息;通讯录信息、通话短信信息、聊天记录、个人照片、视频等隐私信息以及你的设备信息、社会关系信息、网络行为信息等。

法官提醒:这些行为容易泄露个人信息

有的市民可能认为自己不是名人,个人信息泄露不会造成重大损失?直播间里,法官介绍,其实不然。个人信息的泄露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如各类*扰电话。同时,也会给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身份信息一旦泄露很容易被冒用,被法人、被任职、被贷款等情形时有发生。

通过对各类案件的梳理,法官总结出常见的个人信息泄露有以下几种:一些APP非法获取、超范围收集、过度索权等行为侵害个人信息。购物平台泄露信息:商家利用扫码、关注公众号等方式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各类购物网站通过会员注册收集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很容易被滥用或被泄露。除此之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信息也可能不自觉的透露了姓名、年龄、工作单位、居住小区,孩子就读学校,甚至是身份证号、二维码等敏感信息。

在网上或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常见有人以提供小礼物的方式要求消费者填写问卷调查,或者邀请参与免费抽奖或免费使用产品,这可能也会造成信息泄露。免费蹭网容易泄露信息,海投简历也会泄露信息。最严重的泄露途径就是内鬼倒卖泄露信息,运营商、银行、有关部门及酒店、物管等组织合法收集并保存着我们的很多个人消息,一旦监管存在漏洞,就很容易出现员工倒卖客户个人信息的情况。

“从案件分析上看,房产、保险、通信、教育、医疗及物流行业是内鬼泄露个人信息的多发行业,这也是当前国家在重点整治的行业。”周静说。

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我们可以这样做!

根据法院审理的案件情况,保护个人信息,刘文给出了几条建议:谨慎使用个人证件,除非确有必要,一般不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披露给他人。如果确有必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的,应注明“仅用于某某目的”;不随便在网络空间或公共空间提交个人信息。尤其是将姓名、手机号码和家庭、工作信息一次性提供出去;守护好安全密码。自己使用的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要使用安全密码,尽量避免使用公共场所的开放式wi-fi网络;审慎在网络空间晒出个人信息尽量避免在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发布个人照片、出行、住所等信息;商务活动约定保密义务。在商务活动中确有必要披露自己的个人信息时,可与相对方约定保密义务等相关条款。

周静则从收集信息的组织和个人方面给出提醒,如何避免侵权。她建议,有关组织在收集个人信息时要严格遵守“合法性”“最小必要性”要求;在使用个人信息时要遵循“告知—同意”基本规则;对个人信息的访问,企业内部要设置必要的个人信息访问限制措施;对个人信息的展示,企业要采取去标识化的处理措施;在存储个人信息后应在使用目的达成后立即删除;特别要注意即使是义务主体委托第三方处理信息,若第三方导致信息泄露,其依然要承担连带责任;刷脸刷指纹等生物识别、宗教信仰、财产信息、医疗健康、涉未成年人等信息均属于敏感信息,这些信息的处理要按照法律法规遵循更严格的安全管理规则;在权利保障方面,要向个人信息主体提供能够查询、更正、删除个人信息以及撤回授权同意、注销账户、投诉等方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