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影视是一门视听艺术,在光影和声音的世界里,给我们带来“饕餮盛宴”般的享受。
但我们在欣赏影视片的同时,如果出现视频画面和声音对不上的情况,享受的感觉戛然而止,接着就是“吐槽”满屏飞。
作为一名敬业的剪辑师,怎能让这种情况出现呢?所以,我们要学会处理视听语言中的“听”,达到“声画合一”,让观众大呼过瘾,也是对我们幕后工作者的肯定和认可。
影视片的声音素材来源,主要有三类,前期录音、同期录音、后期录音,不同的声音素材,有不同的处理和剪辑方法,接着往下看。
前期录音,就是先录音,后拍片,再剪辑。
这种特殊规则一般适用于歌舞片(MV、歌剧片、舞剧片等等)、戏曲片(京剧、黄梅戏等等)、美术片(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等等)。
鉴于这种拍摄的特殊性,在剪辑时,不能先照着音乐小样去剪画面,然后再用正式录音去合成画面,这样容易出现声画不同步的情况。
比如,我们在剪辑MV时,无非就是俩种剪辑方法,对型和非对型。
大家可以去找找一些MV来看,或者回想一下之前看过的MV,里面的画面主要就是两种。
一种就是,歌词是什么或者歌词唱什么,人物的口型或者动作就是什么,这就是对型,要求声音与人物的口型或者形体动作对准,对型剪辑的关键在于剪接点的选择和掌握(之前写过文章,就不重复了)。
另一种就是,不管声音歌词是什么,画面主要是一些人物景物为主体,甚至全部都是景物,这就是不对型,只要求声音与主体人物、景物活动位置、镜头动作与画面造型相吻合就行。
比如,我们常说的静接静,动接动,都属于不对型剪辑。
如果对这个还不是很清楚的,可以去看看网络音乐人河图的MV作品,《第三十八年的夏至》,用电影《霸王别姬》的画面做素材营造出来的怀旧感,加上歌词意境唱功,让人沉醉不已。
特别是音乐间奏部分,几组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画面交错,大清、民国、日寇...观众来了又去,只有台上的他,依旧旖旎不改,让我们脑海中只烙下了俩句话:台下的人 岁月更迭;台上的他,经年未变。
这个MV作品大家可以好好去看一下,由于条件所限,没办法再去找演员拍摄,但这里面的剪辑手法,还是很经典的前期录音的处理的一个案例。
同期录音,就是指在拍摄画面的同时进行录音。
这种录音方式能使画面声音紧密结合,更具真实感,还可以缩短制作周期,当然,有利有弊,就是对设备要求高,又受环境和条件所限,操作起来有很大难度。
同期录音的内容主要是对白和音响俩个部分。
剪辑人物对白,要以人物对白内容上的呼应和人物言语情绪上的交流,作为镜头衔接转换的主要因素,去掌握镜头连接合理的时空关系,选准剪接点,切换镜头。
一般有俩种剪辑手法和五种处理形式。
平行剪辑,也叫同位法或者平剪,一般空间距离较大的,人物对话交流语气平稳,情绪节奏慢的,适宜采用平行剪辑。
简单来说就是,谁说话镜头给谁,说话空余留空镜头或者插接其他镜头。常用说话-空境头——空镜头-说话,说话-空镜头——说话-空镜头,说话-说话这三种处理方式。
交错剪辑,也叫串位法或者串剪,一般空间距离小,人物对话情绪交流紧密,语言节奏快的,适宜采用串剪。
简单来说,就是你还在说话,镜头提前给听你说话的人;或者你不说话了,镜头还停留在你的画面中。这就是串剪常用的俩种处理方式。
想象一下,你和兄弟在烧烤摊喝酒聊人生,一开始俩人有说有笑,用平剪的方式去处理,插接一些周边环境烧烤摊的烤炉、周边谈天论地的群众等等镜头,突然,你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起来,越吵越激烈,这个时候就适合用串剪了,你还在据理力争,你兄弟一脸不屑的表情就出现在镜头里了;你卡壳了,脑海里还在想说些什么,你兄弟一边骂骂咧咧的声音已经响起。
女生可以想象你和闺蜜去购物买衣服或者化妆品的场景,一开始聊聊八卦啥的,接一些商场的画面;后来为了一件限量款的口红吵了起来...自己脑补吧。
当然啦,这只是用来理解一些知识的例子,生活难免有误会,沟通解决好就行,是兄弟,没有过不去的坎。
至于音响的剪辑,首要一点就是不轻易剪掉,不然容易破坏真实感,要慎重去剪;其次就是画面的景别方位变了,声音也要做拉上拉下处理,毕竟声音隔得远近大小肯定有区别;如果音响和画面不符合,也可以通过挖剪或者拼剪的方式去处理画面或者音响;最后,如果还是对不上,可以按照音响声强接强,弱接弱,弱接强这些基本规则去处理。
后期录音,准确说应该叫后期配音。通常是在专门的录音室录制,包括配对白、配画外音、配音乐和动作音响、人群杂音等等。
这个对配音的要求更高一些,对剪辑来说,还是处理好对型,声画衔接等工作就行。
在剪辑中,不管声音素材来源哪里,我们都要处理好对白、音乐、音响这几种声音,不能互相干扰,要层次分明,让观众听的明白;也要互相衔接,形成好的视听效果。
总之,我们对这些声音的剪辑,目的都是要充分发挥声音的作用,结合画面,构成通顺优美的视听语言,给观众带来好看的片子。
未完待续。。。
如果你对我的故事感兴趣,对影视感兴趣,就一起关注影小白的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