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沉默已久的高中班群因为毕业的话题又重新聊了起来,我一般都是随便看一眼并不会参与进去。
但因为一个女生的头像挺好看的,我想点进去看是谁,结果点了两下,群里就直接弹出了「我拍了拍某人」的消息。
Wuwuwu~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要马上撤回。
尽管那个女生「拍了拍自己」来化解尴尬,但各种奇形怪状的想法就不断地冒了出来——我会不会被认为是一个「视奸」别人朋友圈的人;又或者是一个长期潜水但时刻在关注群里动态的自卑男;甚至有了一种被别人占了便宜的感觉,「原来他一直在偷偷地关注我」。
这个点两下就「拍一拍」别人的微信新功能就好像成了一个防「偷窥」的捕兽夹,你一不小心就「咔嚓」一声,暴露在集体的审视里或是泄露了你对某个人的意犹未尽。
我记得我是到了很晚才用的微信,在大一的时候,因为微信支付的普及,我才渐渐从QQ转移到微信的阵地上来,那时候重新加好友的同时我也过滤掉了那些以后不会再联系的人。
一开始我还用得不太习惯。
群聊可以未经你的同意就把你拉了进去,如果是一些关系一般,但人还不错的人,他们建的推广群或微商群我怕直接退出会给他们一种不待见的感觉。
也没有了在初高中时我特别在意的「我的访客|,那时候时刻期盼着在我的浏览记录里会出现那个我暗恋的女生的踪影,这是一个她想了解我的微渺的信号,意义大于那些我揣测的眼神,动作和暧昧的言语。
还有日志、个人相册、留言、好友生日提醒、签名更新、头像灰暗等等等等。
这些满含着个人属性的功能同微信的极简的确大不相同了。了解一个人的途径变得不再繁琐,就像微信的应用介绍所写的,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
社交的日常也缩短在聊天框和朋友圈这两个地方辗转。
添加的好友是上司、同事、步入职场的朋友、淘宝好评返现的店主、搭讪认识的小姐姐;朋友圈里发的是职业规划、高饱和滤镜的自拍、ins风格的房间一角,价格不菲的限量款。
在我从QQ转移到微信的同时,这可能意味着我也步入了另一种规则下的成人世界,我的社交习惯也因此被重新塑造。
那个我在坐高铁时因为她的眼睛好看,在即将到站的时候哆嗦着加了微信的女生,她会对一个与bape、Air Jordan无缘,热衷于焦雄屏的《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男生有所兴趣吗?
在我没跟她聊过一句话,两个月后她把我拉黑之前的那段间隔里,我在以上的迟疑中止步不前。不管是她发的那些朋友圈,还是我跟别人聊天时的语境,无形中有一条「立入禁止」的警戒线横亘在我的屏幕前,没有成本的试探纯粹是浪费时间。
你喜欢听什么样的歌?看谁写的小说?喜欢吃什么样的美食?确确实实不能像读书时的那会以这些为主要的话题去培养一段感情。那些异地、工资、生活水平等因素就像你在使用一款app前必须要同意的条款。
这些年来对微信的依赖也让我手机上的QQ成了一种鸡肋的存在,对微信的归属感其实也是我面对生活的一种转变。一个不会在你接下来的生活对你有着某种意义的人,ta的生日提醒只会是一种负担。
微信的「成人规则」恰好逢迎了正处于独立生活的阶段,朋友圈能够虚构的人设,不被人发现「真实」想法的日志,对我而言是一种不被冷落、又能不被打扰的保护。
只有头像、备注名、散乱的个人记录,这些对我那些喜欢的、有兴趣的、聊得来的、置顶的,并不会有所隔阂的感觉,对那些聊天框空白的被自动推挤到底部的,也不会有所失去的感觉。
Just right,如此的恰到好处。
另一方面不得不怀疑微信在更新时带来的那些改变是否是猜透了我们的心思,厌倦在社交场的兜转时增设了允许查看的「朋友圈权限」,正经久了也想幼稚那么一会时新添了摸摸头一样的「拍一拍」。
但「朋友圈权限」有时让我陷入了一种藏得越深却越想被发现的欲求之中,就像「拍一拍」隐藏的一个新功能暴露出了我无意中想要了解他人的意图一样,我想让自己在群里是一种透明的存在,但真实的「我」却不这么想。
这可能是我囤于自己的人设太久了。
在分享一首歌之前,我会考虑到听这一首歌的会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符合那个高冷、复古、喜欢听滚石(The Rollng Stones)、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的文艺男孩吗?
在我QQ空间的最底一条动态是2015年7月的时候发的,「别太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你只需要做最好的自己」。
而更久之前的记录都被我删除了,因为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我对一个没有探探、soul,没喝过vieux carre与拥有夜生活的自己感到不满,对别人眼中我是一个寡言,只知道看书的枯燥形象感到难以释怀。
我试图通过抹除过去那个会发「啊啊啊啊,太喜欢宫泽理惠了」,会发「生命不止,写作不止」,会贴上一份学习计划的自己,来抹除掉身上那些令我不太满意的缺点。
但当我把自己的朋友圈翻到底的时候,我无法通过一张vans板鞋的照片,在太古汇逛了哪些名牌的店,某次喝了一杯星冰乐来了解那个时候的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就只是某些瞬间,若干事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