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皇帝之后,董卓详细询问事情的经过,可皇帝都吓懵了,东一句西一句说不明白。
董卓一看,哎呀,这是什么皇帝啊,简直窝囊废一个。
毫不客气的教训起皇帝来了:陛下啊,你平时宠爱宦官,今天沦落到如此地步,都是你的责任啊。
就差没让小皇帝写份检讨书了。
言行举止毫无臣子之礼。
倒是旁边的陈留王有问必答,字字清晰,从头到尾,把来龙去脉表达的非常清楚。
董卓立马就喜欢上他了,回洛阳的时候,董卓还抱着他共乘一匹马。
自此,在董卓心中就埋下了废立皇帝的伏笔。
应该说董卓并没有篡汉之意,至少此时是没有的,否则,自己扶持一个能力较强的皇帝来代替一个窝囊废,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04
力量的壮大
皇帝回洛阳了,身后跟着董卓。
此时,洛阳已经乱成一片,毫无秩序。
皇帝离开都城以后,何进身首异处,袁绍忙着*宦官。
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兵将们显出了他们的恶性,不同派系互相攻击,整个都城,刀来剑往,成了一个战场。
何进的部将吴匡与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本就不和睦,经常恶语相加。
吴匡现在更加憎恨何苗,原因就在于诛*宦官这一事件中,何苗并没辅助何进,甚至有与宦官同谋的嫌疑,导致何进计划失败。
于是借机联合好朋友董旻(董卓的弟弟)怂恿士兵哗变,采取的行动很简单,只喊了一嗓子:“大将军是何苗*的。”
在这个时候,很多人唯恐天下不乱,也有很多借机发泄私愤。
所以,就这么一嗓子,何苗立马没命了。
要说此时洛阳也有一个军事首领,那就是丁原——何进的同盟军。
官拜执金吾,丁原倒没有什么本事,关键是他手下还有一个人——吕布。
(这个估计大家都知道)
如果将帅一心,应该也能维持洛阳的秩序,但是,董卓来了,一切都变了。
看看董卓的行动吧。
董卓刚来洛阳的时候,力量并不强大,步兵、骑兵算在一块也不足三千人,自己都觉得底气不足,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收拾各路军阀。
如何来增加自己的震慑力呢?
如果有三万人就好了,这需要动动脑筋。
他命令自己的三千人马,白天大张旗鼓,人喊马嘶,从洛阳东西南北四城门蜂拥而入。
夜间,悄悄地,出声的不要,偷偷再出城。
第二天,再重新演练一遍进城仪式,并且还有口号:我们的后续部队又来了。
第三天,再一遍。
第四天,第五天……
人数够了没?不够就再来几遍。
天才啊!
只来虚的是不够的,还要来点实在的。
董卓利用董旻与吴匡的朋友关系,想把何进、何苗的部队拉过来,正好何苗死了,吴匡他们也如无头苍蝇一般,想寻找新主人,恰恰董卓是理想中的靠山。
两厢情愿,皆大欢喜,瞬间,董卓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洛阳城里还有丁原的部队,对此,董卓早已垂涎已久,尤其是那一员武将——吕布。
要想占有他们,还得从吕布身上想办法。
吕布,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并且还具备各种*,金钱、美女、权利等等等等。
这就好办了,满足你的各种*。
结果是,董卓如愿以偿,丁原死了,部队归属董卓了,都是吕布*。
好了,到此为止,都城洛阳所有的兵权集中在一人手中,那就是董卓。
为所欲为的时候到了,乌云覆盖了东都洛阳。
05
祸乱洛阳
董卓主政洛阳了,一切都得听他的。
先提高自己的地位,有了名分,做事才能名正言顺。
刚来到洛阳,不能莽撞行事,想提高地位,也要让大家心服口服,最好找个适当的理由。
不管目的如何,这牌坊还是得要立的。
既然有实力做后盾,找个理由还不容易嘛。
那个时候,占卜是很时兴的。
比如天象了、卜筮了都能够左右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恰巧那一年天大旱,久久不下雨。
那就算一卦吧。
一算,明白了,要免个大臣,天就下雨了。
免谁呢?
这个,老天说了不算,还要看董卓的意思,董卓思量:免哪个位置合适呢,三公的位置还说得过去,就免了司空刘宏吧。
刘宏走了,职位不能空啊,那就我董卓劳累一下吧。
看见了吧,三公的位置都能任意罢免,也太疯狂了吧?
不,疯狂的还在后边。
不久之后,董卓又自己升自己为太尉(后为相国),假节钺。
假节钺,啥意思?
就是皇帝不在场的时候,代替皇帝掌握生*大权。
说白了就是皇帝老大他老二。
这次事情做得有点急,连牌坊也没来得及立。
这够厉害了吧。
不,厉害的还在后边。
地位虽然很高了,但终归是老二,上边还有一个呢。
算了,你也别在上边装腔作势了,下去吧。
董卓做出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杰作”,为大汉王朝更换了门庭。
公元189年,董卓废皇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辩为帝,即傀儡皇帝汉献帝。
废立的理由很简单,也就是一些司空见惯的套话:皇帝如何如何昏庸,陈留王如何如何聪慧,废立之举如何如何英明。
其实,都是废话,忽悠人的。
董卓终于当老大了。
也可以说,东汉末年,最早实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董卓,而不是后来的曹操。
当然,在废立过程中,也出现了几个小插曲,也有刚正不阿的大臣出来阻拦。
第一个就是卢植(此人是刘备的启蒙老师),理由也很简单:皇帝是圣明之君,年富力强,行为得当,措施得力……
(估计卢植只顾说话了,就没抬头看看董卓的脸色。)
董卓的反应更简单:罢官,*头。
(人啊,一旦掌权,无所顾忌。)
幸亏蔡邕(这个人大家都知道吧,他有个女儿也比较出名——蔡文姬)求情才免了死罪。
私下认为,董卓对于蔡邕的话还是能听进耳朵的。
再一个反对者就是袁绍。
袁绍属于有实力的人,有实力的人说话是有底气的:皇帝没有大错,擅自废立,恐众人不服。
董卓明白:谁敢不服?也就你小子不服吧。
立马脸色就变了,把刀拔出来,在袁绍面前晃了晃,顺便嘟囔了一句:小子,你以为我董卓的刀不锋利吗?
董卓是一个非常残忍的人,这样的话他能说得出,当然也绝对能做得出。
袁绍也害怕啊,但他还是坚持着说出了一句具有英雄气概的话:难道天下的英雄们都要看你的眼色行事吗(仅仅是一句话而已)。
话一说完,掉头就跑了。
他倒是跑了,留下的一家人,包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让董卓来了一个满门抄斩。
(对于袁绍、袁术两兄弟来说,后来讨伐董卓既有家仇又有国恨。)
董卓的初步计划通过武力和霸道达到了。整个洛阳之内,再也找不到与自己抗衡的人了,再也找不到不听话的人了。
自古有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该提拔提拔自己的族人了。
老母亲:池阳君
老弟董旻:左将军
侄子董璜:中军校尉
怀中幼子:封侯(这个所谓的幼子,我是真没搞清楚到底是谁。)
孙女:渭阳君
这么说吧,叔叔伯伯,七大姑八大姨,凡是有亲戚关系的,都进了朝廷做官了。
注意一点,董卓封了那么多人,甚至孙女都封了,唯独没有他儿子,估计应该是早死了。
史书中也没有提到他的儿子,只提到他的一个女婿:牛辅。
(这个以后再说)
说完了董卓的家人,再说一下董卓的家。
董卓的家那是真阔气,不用细说了,只告诉大家两点就够了。
第一:董卓住的地方叫郿坞,郿坞什么样子?
城墙与京城的城墙一样高,囤积的粮食够里边的人吃三十年。
进可攻,退可守,不管霸业成不成,此处都可以作为牢固的根据地。
看来这是做了长远打算的。
(不过,郿坞是个不吉利的地方,董卓最后死在这里,就连后来的郭汜也是在这里丧命的。)
第二:这么大的家,如何管理?
董卓自有办法。
一个县里才有县令、县丞,人家董卓家里就有家令,家丞。
服了吧。
好了,董卓到此时要兵有兵,要将有将,要权有权,要利有利,控制洛阳,主宰朝廷,万事由他说了算。
或许,此时的董卓已经有了更长远的理想——做做皇帝也不是不可以的嘛。
人失去了制约,就会极度疯狂。
董卓刚进洛阳,就显出他可怕的一面。
对于民众,滥施刑罚,轻刑重判,并且,借机打击报复:
我记得,你什么什么时候骂了我一句,今天我就判你个杖责一百;
小时候你打算我一巴掌,今天我就判你个流放千里。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还有点进行社会治安的意思,下面这些行为可就让人有点咋舌了。
董卓曾派一部分部队进入阳城,碰巧赶上了当地的百姓正在举行集会活动,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消夏晚会。
这可是军民同乐的大好机会,也是董卓宣传亲民政策的良机。
但是,我们看到的竟是另外一番情景,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
部队看见百姓就像看见敌人一样,挥舞刀枪,冲入人群,见男人就砍,见女人就抓,百姓就像陷入虎狼之群,
(可以肯定,他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眨眼之间,所有的男子都躺在了地上,尤为令人胆战心惊的是,所有男子的人头都被剁了下来,绑在百姓的牛车上,又把所有的女子赶到牛车上,一块拉回洛阳,途中还高喊:出征剿贼,大获而归。
恬不知耻啊。
回来之后,在城门外,把人头堆在一块进行焚烧,恶心的气味弥漫天空,久久不散。
所有的女子都分派给士兵作为婢妾。
战乱年代,人不如狗啊。
看到这儿,谁是贼?
董卓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大开*戒。
有一个侍御史,叫扰龙宗,有事向董卓禀报,在进入大殿时,可能一时疏忽,没有把佩剑解下,董卓顿时大怒,将其乱棍打死。
何进的老母亲,舞阳君,抓起来,*,不许收尸,任野狗撕咬。
何进的弟弟何苗,早已经死了,再挖出来,鞭尸,然后,肢解。
更有甚者,董卓跑到皇帝宫里,见到妃子、公主,一个也不放过。
这在封建社会就是大逆了。
从洛阳移到长安之后,董卓的残忍变本加厉。
他设计诱降了一些起义暴乱的首领,至于到底是怎么诱降的,史书中倒没有介绍,反正董卓的谋略也不低,加上暴乱的首领文化再低些,估计降服他们,对董卓来说并不是难事。
关键是降服他们之后,董卓对他们采取的手段简直是令人发指。
下边这些文字你可要看仔细了:
董卓搞了一个派对,邀请文武大臣都来参加,气氛和谐,其乐融融。酒至酣处,要表演节目了,演员列队入场,场面宏大,有数百人,清一色的起义投降人员。
就在大臣们的餐桌之前,总导演董卓拉开了节目的帷幕。
为了不让你恶心反胃,我用史书原文给你介绍:
“先断其舌,或斩手足,或凿眼,或镬煮之,未死,偃转杯案间。”
大臣们吓得筷子都拿不住了,可是人家董卓饮食自若,该吃吃,该喝喝。
人跟人是不一样,兽跟人更不一样。
上述所说,都为正史所记载的事实。
是董卓本性恶毒?还是他想以通过*伐而来立威?
但他应该知道,屠*老百姓是与立威背道而驰的,掘墓鞭尸也只能说明他度量的狭小。
我宁愿相信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