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多地方,都有风向标,是一根柱子,上面安着一个像小飞机似的东西。有的时候还安着几个像小碗一样的东西。风一吹,就会指向风的方向。
风向标看上去很现代,那么古代有这种东西吗?
也是有的,而且,几千年前就有了。
三千多年前的商朝,人们就知道,在旗杆头上挂一根长长的布条,风吹来的时候,就能看方向,这种风向标,在当时叫“伣”。
今天你看有的风向标,还是一根杆子上拴一条长长的布条或者布筒,其实和“伣”是一个道理。
这个形状,还画在今天的交通标志牌上。
在特别宽敞的大桥上,在隧道的出口,路边都会立一个三角形牌子,上面画一根杆子,飘着一根长布带,这个标志的意思就是“注意横风”。这个标志的来源可太古老了。
不过,布条比较软,经常被风吹得飘来飘去,方向不定。于是古人又把布条改成鸟的羽毛。鸟毛中间是有弹性的,风吹的时候不会乱晃。这种改进过的风向标,叫“纟 完”。
到了汉代,有一位大发明家叫张衡,他又造出一种漂亮的风向标,这就叫“相风乌”,是一只铜做的乌鸦,安在柱子头上,风一吹,乌鸦的头就会指向风吹的方向。
后来,人们又把乌鸦做成更好看仙鹤、凤凰等,装在旗杆顶上,或者塔顶上,船的桅杆上,远远看去,就像一只漂亮的大鸟落在上面一样。这就叫相风鸟。
相风鸟目前还有遗存,比如山西太原圆觉寺相风鸟。
圆觉寺塔建于金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塔高九层,塔顶端有铁铸的莲花式铁刹,刹杆高耸,杆顶有一支铁凤凰,能随风转动,可起风向标作用。目前国内仅此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