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频专题的第一期和第二期中,分别介绍了麦克风的特性及不同场景下的选择,大家对于录音有了基础的认识,也知道如何选择麦克风,那么这期我们就来聊聊录音的流程以及一些小技巧。
规划录音方案在视频拍摄中,我们往往会先根据脚本,进行分镜头的绘制,具体到每一个画面的景别,都有详细的标注,但却忽略了同样重要的录音脚本。
实际上在严谨的创作中,除了画面的分镜头外,还需要准备一套录音方案,才能在拍摄时保证视频和音频两个环节都不掉链子。
在准备录音方案时,需要提前勘探拍摄环境,了解拾音环境的底噪,以及周围会产生的噪音,这里的噪音包含底噪以及对于画面无益的声音,例如在机场航站楼,广播的声音可能会对人物对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全是噪音,巧妙地利用后可以增加临场感;若是在室内进行拍摄,则必须进行预录制,了解声音的混响程度。
混响是一种声学特性,声音在环境中遇到障碍产生反射,每次的障碍都会吸收一部分声能,当声源停止发声后,声波在室内要经过多次反射和吸收,最后才消失,我们就感觉到声源停止发声后还有若干个声波混合持续一段时间;适当的混响可以增加一定的环境感,例如拍摄场景在大礼堂等,但过度的混响则容易对人物对白产生影响,模糊了语言,同时还会有劣质的观感体验。
当混响影响了对白,就需要在录音方案中进行备注,可以采用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后期ADR补录,但成本较高,除非是专业配音演员及专业录音师,否则很难还原现场的声音相位;第二种则是适当改造环境、增加吸音装置,让声波的反射尽可能的减少,场景方法就是在地上铺地毯,在周围环境放置吸音海绵(鸡蛋棉),可以达到较好的录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