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不是健身的全部,单一的健美式训练有所局限。
作者/晟杰
编辑/GymSquare编辑部
如果说,有50%的人在传统健身房健身,那么,或许有30%的人正在健美式锻炼,即使健身不只有健美,但只练健美的人似乎占据多数。
比如,「周一到周五,从手臂到大腿的分化训练」成为核心健身计划,「4组10次的举铁频率」是健身执行准则,而最终达成「肌肉增大,看起来有型」,也被更多用来诠释「为何健身」。
但是,健美训练的运动原则,并不是健身的全部,广义上来说「篮球、游泳、跑步」都是健身,更细分的来看,发展敏捷、耐力、柔韧等要素,也都是「去健身」的意义所在。
健美不是健身的全部,单一的健美式训练有所局限。
但是,用健美指代健身的现象并不少见,比如,线上媒体的健身科普更多聚焦「练手臂、练胸背」的分化式训练,而《the new encyclopedia of modern bodybuilding》的健美百科书,也被翻译为《施瓦辛格健身全书》。
相反,基础的体适能训练,也更多以「功能性训练」的定义在健身房呈现。
为什么健美会成为主导健身的训练理念?可能涉及教练培训,用户认知以及健身房的商业趋势。
■ the new encyclopedia of modern bodybuilding
首先,以健美协会为背书的国内IFBB、CBBA等私教培训体系,培训内容更聚焦抗阻力训练技术指导与实施方案。而「酸痛、肌肉增长」的健身可感性,也是一部分用户的健身追求,以及肌肉上瘾症下,对于肌肉强健的追求似乎是人性需求。
其次,配备固定抗阻器械所带来的坪效,以及对教练的技术成本需求,甚至规避部分运动风险,或许也是商业健身房少以杠铃场、网球场、篮球场的形式对外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