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恒善救人”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材,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是谓眇要。」
常见的解释有二种:一是“圣人总是善于挽救人,挽救器物,所以没有弃人,没有弃物。”二是“圣人始终善于救助、帮助人,而不会放弃任何人,不会放弃任何物。”两种解释都在说明圣人之德崇高伟大。这里是把“救”理解成“拯救、挽救、帮助”的意思,若如此,圣人就必须是集三百六十行的“状元”于一身的“术”人,而不是得道之人了。况且,「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圣人去救谁呢?所以,我认为,这种把圣人理解成“救助人”、“救助物”的万能的“救世主”有违老子本意。
老子在第二章就提出圣人的行为准则:「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第二十四章说,“没有政令的教化顺其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所以,行事遵道的人共同遵道,积德的人会一起积德,违背道德的人会一起违背道德。与得道的人一起共事,也会得道;与失道的人一起共事,也会失道。”可见,顺其自然才符合圣人“为”的原则。要说圣人要做什么,老子在第五十六章说,圣人所做的是「和其光,同其尘;锉其锐,解其纷。」,而百姓「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所以,圣人不会主动去“挽救某个人,挽救某个物”。
圣人的用人之道在第七十章(今本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意思是,「善于做将帅的人不用兵,善于打仗的人不动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争战,善于用人的人屈己下人。这是不争之德,这是用人之道,这是合于天道,是古老的中正之道。」所以,“屈己下人”才是圣人的用人之道。
本章中的五类人:善行者、善言者、善数者、善闭者、善结者,可以说是术业有专攻,每类人相对于自己所在的行业可以称之为“善人”,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即是“不善人”。圣人也不是完人,他善于“屈己下人”,谦卑地“求助于人”,即可实现“善人”及“不善人”的价值,达到“人无弃人,物无弃物”的效果,所谓“圣人无常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所以,「恒善救人」的“救人”是“求助于人”的意思。如:《战国策•赵策》:「求救于齐。」《史记•魏公子列传》「请救于魏。」也正因此,后文才有「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的说法,只要善于“屈己下人”,“善人”、“不善人”都能实现“人无弃人,物无弃物”。
至此,第二十七章经文大意即可译为:「高明的出行人没有车辙马迹,高明的说辞者没有瑕疵,高明的计算者不用筹码。高明的关门人不用门闩,别人也不可能打开;高明的束缚者不用绳索,别人也不可能解开。所以,圣人屈己下人,始终善于求助于人,这样,天下就没有无用之人,没有无用之物,这就是含明隐迹。因此,善人,有善人的模范作用;不善人,有善人的凭借作用。不要重视善人的模范作用,也不要珍惜不善人的凭借作用,即使心里明白也要显得非常糊涂,这是无为而成的关键。」
袭明:隐藏自己的圣明。含明隐迹,犹韬光匿迹;藏匿光彩,掩蔽形迹,形容不自炫露。①袭,穿衣加服,衣上加衣。《礼记》:「寒不敢袭,痒不敢搔。」郑玄注:「袭谓重衣。」②明,圣明;明智。
虽知乎大迷:即使明白也要显得非常糊涂。大智若愚。①虽,即使。②知,明白。③乎,连词 。相当于「而」。汉东方朔《七谏•哀命》:「从水蛟而为徒兮,与神龙乎休息。」《敦苑•敬慎》:「树欲静乎风不定,子欲养乎亲不待。」④大迷,非常迷惑、糊涂。《说文》:「迷,惑也。」
眇要:①眇,成。《集韵•笑韵》:「眇,成也。」《类篇》:「眇,成也。」《易·系辞》:「神也者,眇万物而为言者也。」②要,纲要;关键;要点。《商君书•农战》:「故圣人明君者,非能尽其万物也,知万物之要也。」《韩非子•扬权》:「圣人执要,四方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