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作为世界500强,同时也是韩国最大的跨国企业。理所当然的也想从中分一杯羹,但无奈的是最终却被日系和美系品牌所击败。
只能通过出售技术来维持盈利,比如:奔图还有联想的s系列和小新系列,以及东芝和富士施乐还有柯美的某些a4机器。
产品布局单一缺乏竞争力
三星虽然进入打印机行业较早,但是却只有激光打印机,虽然早期也做过喷墨打印机,可是由于没有核心技术的缘故,最终也只能放弃了喷墨机领域。无论是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使用成本,三星和其他品牌相比除了价格以外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选购打印机有一个法则,那就是:“耗材贵”机器便宜,“机器贵”耗材便宜。
由于三星没有技术上的优势,却忙于收回研发成本。所以,采取了“自*式袭击”,把机器卖的很便宜,然后把耗材卖的很贵,使得自己口碑越来越差。
即使是在低端市场,采取了“自*式袭击”,可惜也并没有对日系和美国品牌造成有效*伤。
最要命的是兼容耗材没有美国和日本品牌多,加粉也不方便,硒鼓拆卸也比较麻烦,而且加粉后也比较容易出问题。
原装耗材太贵,兼容耗材又太少,所以三星的处境很尴尬。没有美国品牌的便捷维护性,也没日本厂家的技术优势,更没有喷墨以及针式打印机方面的专利,退出市场也只是时间问题。
无视用户需求闭门造车且一意孤行
打印机的用户体验是非常硬性的,不像手机的电脑,同一台手机/电脑不同的人用户体验就不一样,有的人觉得流畅有的人就觉得卡。
而打印机却不是这样,卡纸就是卡纸,耗材贵就是贵,故障率高就是高,这一点没法洗,这也是打印机行业宣传广告少的原因,毕竟打印机本身就会影响到销量,机器不行无论再怎么宣传也于事无补。
用户上一次当,下次绝对不会买你的机器,某些打印机的墨盒比机器还贵,而且故障率居高不下,使得用户是深受其害,怨声载道。
其实,三星打印业务的失败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作为厂家应当以用户为本,而不是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打印机作为生产力工具,衡量其好坏并不仅仅只是这些纸面参数,而是:稳定性,可靠性,易用性,以及使用成本。
然而,三星却背道而驰,不注重使用成本,也不注重用户体验,更不注重机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被商家称为:“软脚虾”,被用户称为:“卡纸王”,使得自己是“里外不是人”。
上对不起用户,下对不起商家,最终只能委屈求全把打印机业务卖给了惠普。
那么,什么样的机器才是好打印机?
打印机是个门槛较高的设备,了解的人并不多,即使是知乎百科,也并没有明确的告诉读者,如何正确的选择打印机。
从知乎百科了解到:“衡量打印机好坏的指标有三项:打印分辨率,打印速度和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