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雷科技自制)
问题在于,当前的技术水平根本不足以支撑智能眼镜达到这样的要求。
受限于设计、硬件、生态和续航,当前已经问世的多款AR眼镜基本上都是以炫技为主,难以实现日常生活中的常戴常用,这对于大众来说很容易失去新鲜感。
即便抛开技术问题,售价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姑且不论定价3499美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的Apple Vision Pro,国内厂商制作的AR/VR眼镜也定价在2500元上下,就连使用纯音频方案的产品也要上千元,这种价位的产品确实会让感兴趣的人再三思考。
在我看来,只有一个合理的价钱,才能让这类产品快速打入大众市场。
(图源:雷科技自制)
比如说,350块钱?
去年年中,Anker旗下音频品牌Soundcore声阔和喜马拉雅联手推出了一款「喜马拉雅|声阔智能眼镜」(海外版:Soundcore Frames),这款当时定价1199元的产品,如今在各大平台上已经来到了350元的清仓骨折价。
这么便宜的新鲜玩具,不买来玩玩,多少有点考验我这个数码博主的专业素养了。
(图源:雷科技自制)
对于一款智能眼镜设计最高的赞誉是什么?
在我看来,是“像一款正常的眼镜”。
而声阔智能眼镜,正好是一款像正常眼镜的智能眼镜。
(图源:雷科技自制)
经典的银色半框镜框,搭配上并不臃肿的一副黑色镜腿,乍看之下和我经常戴的光学眼镜并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仔细看的话,还是不难发现这款产品的镜腿会粗上一些,毕竟所有电子元件、扬声器与电池都内置其中。
测得两只镜腿重量约26g,算是目前最接近光学眼镜的产品形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