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
1岁半的童童是个调皮的小男孩,吃饭时总是不能好好坐着,不是敲敲这里,就是摸摸那里,各种不配合。
一碗饭,没有个把小时,是吃不完的。这可愁坏了给童童喂饭的奶奶。
有一天,奶奶突然发现,童童对iPad特别感兴趣,如果吃饭时刚好在看iPad的动画片,就特别听话——你喂一口,他就接一口,一碗饭不到十分钟就喂完了。
从此以后,奶奶就把iPad当成喂饭神器,只要到了吃饭时间,就把iPad放在童童面前,给他播放动画片看。
案例二:
橙子是个3岁的小女孩,妈妈全职在家带她,平时,妈妈要做饭的时候,不放心把她一个人放在客厅,怕她爬凳子够高处的东西,或者偷跑到卫生间去玩水,于是就想了一个“妙招”——放电视给她看。
这一招真的特别管用,不管橙子当时是什么状态,只要电视动画片一放,她就立刻安静下来,然后,乖乖地等妈妈做好饭。
这两个画面,你也许一点都不陌生,你也许正在用同样的方式育儿。
你上了一天班,感到特别劳累,回到家,孩子却缠着你,跟你哭闹不止,让你焦头烂额。这时你塞个iPad给他,他一看到动画片,或者一玩游戏,马上安静下来。
这时,你做你的事情,孩子做他的事情,顾不干扰,岁月静好。
你甚至还会感叹:“iPad是真正的‘带娃神器’!”
然而,真的有那么好吗?
02
案例1里的童童,2岁时去医院体检,医生说他弱视了,而且注意力不集中,经常看电子屏是最大的原因。妈妈这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悔莫及。
案例2里的橙子,从小养成了看电子屏的习惯,很难静下来看纸质的书,上幼儿园后,老师也多次跟橙子妈妈反应,说她上课不专心。
她才意识到,原来电子产品是最糟糕的“保姆”。
的确,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危害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 孩子长时间看电子屏幕,会导致近视,还可能会患上角膜炎、干眼症等眼病。
- 电子产品的辐射危害大,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过长,发生神经质瘤和脑膜瘤的风险也比较高。
除此之外,电子产品对孩子大脑发育,比如注意力、认知事物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① 动画片看多了,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
一方面,是来自画面的刺激,比如看动画片、玩游戏等等,它的分镜头切换非常快,为了吸引孩子,画面中的色彩也非常浓烈,还有光谱闪烁等,都在不停地冲击着孩子的大脑,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来自电子产品界面的设计。不管是手机、电脑还是iPad,无论是看电子书、视频还是玩游戏,界面上都会有多个按钮、多个窗口,这样很容易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的状态。
也就是说,你玩着玩着,时不时就想点一下别的地方,这样你的思维就容易被打断,从而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
② 影响孩子认知的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间上。”
你可能会问,孩子常用手指触摸电子屏幕,不正是活动手指吗?对大脑发育应该还有帮助才对啊。
很遗憾,孩子用手触摸到的,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也就是说,他无法通过触摸电子屏幕,与真实的环境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甚至,过多的沉溺于触屏,还会导致孩子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混淆。
从孩子大脑的发展特点来说,孩子只有通过感官,看、听、摸、闻、吃等方式,在真实的环境中经历和体验,才会对事物和人有一个真正的认识。
比如,在电脑上看到一块饼干,可能只是看到它的颜色和大概的形状,但是在现实中,孩子还可以摸一下它,知道它是软还是硬;还可以吃一口,尝尝是什么味道,闻闻是什么气味;甚至还可以用手掰开,看看有什么样的变化。
这样,孩子对饼*认知就全面和深刻得多。
另外,学龄前的孩子还处于知觉行动思维的阶段,如果想让孩子在思维和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孩子还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中,参与丰富的能动手的活动。
比如,很多孩子都喜欢乐高,这个积木可以培养孩子的空间感和想象力,但假如你把这个游戏放在电脑当中,让孩子在视频当中去搭建虚拟积木,那这个促进作用就会小很多。
③ 影响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
有妈妈问,我对孩子的电子游戏、动画片,先进行了筛选,内容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性也非常强,而且在玩游戏的时候,孩子也可以与其他玩家或机器人互动,那不也能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吗?
这里确实是有互动,但是它不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所以对孩子的社交能力发展没有什么帮助。
在现实中,人与人交往时,除了听别人说的话,还会看到对方的面部表情,观察到对方的肢体语言。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对人际关系有一个全面的感受。
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才会逐渐学习、识别他人的情绪,学会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
03
如何降低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处在这个数字时代,让孩子与电子产品完全隔绝,其实也很难做到。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一个合理的引导,让这个负面的影响尽量减少。
① 家长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量少玩手机、iPad。
在家庭教育当中,家长榜样作用是非常大的。
如果爸爸妈妈在家里一直玩电子产品,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那么你对孩子玩游戏、看视频的限制,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② 对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做合理的规定。
关于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限制,德国一个脑科学家是这么建议家长的:
- 2岁以下的孩子,一定是不接触,因为这个阶段的小孩,他的视觉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虽然对颜色的处理,在一岁前发育得差不多了,但是追踪物体和深度视觉的能力,还远远没有成熟。所以对视觉的影响比较大。
- 如果是实在家里有特殊情况,比如孩子由爷爷奶奶带,爸爸妈妈想通过视频跟孩子联系,那时间一定要短。
- 2-6岁的孩子,还是尽量少接触,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各种能力迅速增长的时期,他认知的重点仍然是通过真实的环境去体验,经历,完成。
- 如果要使用电子产品,可以切割为15分钟一段。也就是说,可以玩,但玩15分钟就要停下来。一天可以玩两到三次,绝对不允许超时。
- 4岁以前的孩子,在玩各种电子产品的时候,最好有家长陪伴。
- 4岁以后,如果孩子坚持要独立玩耍,那么游戏最好不要同时安装3个以上,以免孩子玩下这个玩下那个,养成不专心的习惯。
Ps:如何帮助孩子遵守时间约定
提前和孩子约定好看电子屏的时间。比如,和孩子约定,钟表的分针到什么位置,就停下来。那么,当钟表的分针到了某个数字以后,就一定要坚定地执行规则,如果孩子哭闹,也要温柔而坚定地执行规则。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可以逐步培养自觉性。也可以设定时关机或者是闹铃提醒,作为外在的提示。
③ 切记让孩子养成在吃饭时、睡觉前玩电子产品的习惯。
吃饭时玩电子产品,除了会让孩子养成不专心做事的习惯之外,还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在睡觉前,也最好不要看电子屏幕,因为屏幕刺眼的强光会让孩子难以入睡。
④ 孩子看电子书,最好由父母陪伴
说到这里,可能有爸妈会问,我平时不给孩子用iPad看动画片、玩游戏,但是会给他看电子书,这样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的确有研究表明,阅读电子书,对于孩子在语音意识、词汇阅读、文字知识等等一些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比如说,电子书虽然声音、动图等呈现方式非常丰富形象,能够吸引孩子,但也恰恰因为这个,使得孩子只需要接受信息就可以,从而减少了深层思考和发挥想象力的机会。
也有相关的研究表明:
- 父母给孩子读纸质书的效果要比孩子自己读电子故事书的效果要好得多。
- 在父母的陪伴下阅读纸质书的孩子对故事理解的能力,明显地要比自己读电子书的孩子强。
也就是说,父母在亲子阅读当中的作用,是任何功能强大的电子产品所不能取代的。
总之,虽然现在电子产品已经成为生活必须品,但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尽量减少他和电子产品接触的时间。
尤其是,不要让电子产品当成保姆,让他长时间陪伴孩子。也许你获得了一时的清闲,但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却可能是终生的。
而要减少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全身心地陪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