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测试一层卧室F点:分别是K2P 5G -69dBm、K2P 2.4G -53dBm、Mesh 2.4G -61 dBm。 K2P 5G依然可以连接,2.4G速率两者相同,但是信号强度依然是K2P遥遥领先8dBm。
通过以上相同地点的信号对比发现,小米Mesh的信号处于中上游水平,有朋友请穆鸿对比小米Mesh与华硕RT-AC1900P以及普联WDR7660等路由孰强孰弱,虽然穆鸿没有使用过上述两款,但是通过与斐讯K3以及K2P的对比,可以肯定的说,信号强度和功能方面,小米Mesh是碾压性的存在;至于华硕AC5300或者AC88U之类的高端路由对比,不敢妄言,不过小米性价比还是秒*,虽然现在Mesh售价未知……
▲记得前面穆鸿说过一层的扩展Mesh路由位置不是心目中的最佳是吧?现在对比完以后穆鸿将把它改置于一层客厅的博古架上,也就是平面图的H点。这里对覆盖整个一层和二层,消灭低信号区域是最理想的,无奈当初自己设计时没有在此处预埋上网线接口,导致一直只能放置于一层杂物房。现在好了,有了小米Mesh的千兆电力猫功能,这个限制可以说能够完全无视了,太爽太爽!!!
▲因为博古架比较高,电源线比较短,无奈穆鸿还是尝试着使用小米插线板基础版(也就是最早面世带三个USB口的那款)来供电,令人惊奇的是经过小米插线板以后,Mesh依然识别出了电力连接,之后进入APP显示,是2.4G、5G和电力传输三类同时启用,这样一来,一层D、E、F点即卫生间、儿童房和卧室均能够保证最佳信号5G连接了,这个才是最佳配置了!APP里面四类组网,哪种启用了就会像动图所示一样的闪电动态表示,很漂亮!
Part3:无缝漫游测试再接下来测试一项比较受人关注的功能——无线漫游。
简单来说漫游就是移动端在行走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会随着远离第一个接入的AP1,切换到更近的AP2;只要AP设置的ssid和密码一样,用户就能在AP之间移动过程中自动进行切换。换到小米Mesh上来说就是手机或其他上网设备会自动根据你所在的位置自动在两个Mesh终端间选择速率快的切换。
mesh的双频合一是因为支持了频谱导航和无缝漫游。很多厂家的合一只是简单的一个ssid而已,使用体验并不好,但是小米Mesh能做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一起体验一下。
为了让原有智能设备继续连接上Mesh路由,穆鸿将路由名和密码都更改成原来K3一样了。
仍然使用WiFi魔盒的漫游测试,穆鸿将开启手机(小米8标准版)WiFi连接,分别从B到A到F到D点,也就是从二层的卫生间走到二层影音室,再下到一层卧室,再走到一层儿童房,看看漫游情况,说明一下,Mac地址最后两位是d3或d4的是放在一层扩展Mesh;cd的是放在二层的网关Mesh。
▲从漫游测试情况可以看出,B点连接的是一层扩展Mesh的5G网络,到影音室A点以后自动切换为二层网关Mesh的5G网络,丢包1个,耗时280ms(毫秒);走到一层卧室F点的时候又自动切换为一层扩展Mesh的2.4G网络,丢包24个,耗时19841ms;再从一层卧室F点走到儿童房D点的时候自动切换为一层扩展Mesh的5G网络,但是丢包24个,耗时6046ms。实际上丢包24个实际上网过程中只是短暂的缓冲,影响不大,手机WiFi图标没有消失过,但是如果你在农药或吃鸡,建议不要这样走来走去,不然丢失24个包会很惨的……
Part4:连接率(ping)测试通过ping外网网址,测试Mesh路由的掉包情况。
穆鸿使用的是手机版Shell工具,直接在B点二层卫生间、F点一层卧室和一层客厅K三点测试掉包情况,选这三个点主要因为都是连接在扩展Mesh上,这样更能测试出两个Mesh之间的组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