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和阿拉伯地区
南北美洲地区
亚欧非地区
以上世界卫星地图中,越白的地方植被越少,沙漠化越严重,而绿色部分则为植被茂盛区。同样是沿海,大致的维度,因为洋流和大陆气团的影响,导致气候截然不同。
具体到我国的沿海,不同地方又不一样。继续看下面的图:
世界洋流分布图
该图显示了中国沿海在冬季的洋流情况。就是说在冬季有一股很小的来自北部的沿岸寒流自北向南流过。该寒流在强大的暖流的冲撞下显得有些弱小,特别是等到了北部湾后,对沿岸的气候影响不明显。但对我国其他地方的沿海还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受冷暖两股洋流,以及在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作用下,中国南自广东北到上海附近,整个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特点就是“夏季高温火炉,冬季湿冷刺骨”,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四大火炉城市都在这片区域内。但较之地球上其他很多地方这已经属于宜居之地了。从上海往北直到渤海湾沿岸,夏季也不凉快,经常短期超过三十六七度甚至四十多度,冬季就更别提有多刺骨了,这也是大量东北人跑到温暖湿润的南方的一大原因。
防城港的冬季,尽管极地大陆气团的偶尔强力南下时,会冷几天,但总的来说,日均气温大部分时间都在15℃以上,没有霜冻。个别年份会出现连阴雨天气,但时间都较短,气候温暖湿润,阳光明媚,春暖花开,草长莺飞,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生活。
防城港的春天会有回南天,其持续期也不是固定的,要受气候的影响。比如今年,因为二月份的寒流所致尽管多了些连阴雨天,但把南风的北上时间给推迟了,结果就使得在南风北上的时候,地温已经升高接近23℃了,自然就把回南天的持续期大大缩短了。据说今年防城港人几乎没有试出明显的持续的回南天来。
防城港的夏季,在暖洋流、热带海洋气团以及十万大山特殊地形的多重影响下,雨水极多,是中国沿海降雨量最多的地区,没有之一,尽管由此附带着产生了比其他地区更多的雷暴灾害,但其对空气的正面影响(清洗空气并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水利资源的营造和对气温和湿度的维持,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的分析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详述了,此处不赘)。
同样是差不多纬度的国内其他城市,因为境内没有十万大山的特殊地形,相较之下,雨水量大大减少,只有防城港地区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左右,夏季难免会经常出现桑拿天气,北方人或内陆人身处其中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