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夏在施工现场。
从1982年上半年到1983年底,向欣然先后完成了主楼建筑施工图(折合2号图)约150张,基本上是他个人手工绘制完成。其中大半是在土建施工开始后,配合现场施工或补充或修改出的图。由于工作极度劳累紧张,有时坐公交到蛇山现场偶尔会坐过站,他1.8米身高的汉子,那段时间,体重直降到120斤。
1984年施工时在大匾前留影。
经过三年的艰苦施工,新黄鹤楼终于“呱呱坠地”。它以古朴雄健的姿态重立江城,实现了武汉人民期待“黄鹤归来”的多年梦想。
与清代黄鹤楼相似的“塔式楼阁”形象,被称为“似曾相识‘鹤’归来”。
黄鹤展翅。
毫无悬念,黄鹤楼成为武汉通往世界的文化名片
2000年,向欣然退休前完成了黄鹤楼公园最后一个大型景点——吉祥钟。这时,黄鹤楼创造的经济效益不仅早就收回了当时的投资,还为公园后续建设持续提供了资金支持。到2005年,黄鹤楼累计门票总收入达4亿元!
高铁开通后,黄鹤楼更成为湖北旅游的风向标。2010年,黄鹤楼公园接待游客超过172万人次,年收入首次破亿,成为大武汉最具地标性的旅游名片和对外开放的窗口。2017年,黄鹤楼游客量达340万人次,高峰时一天接待游客将近5万人次。2018年初,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来到黄鹤楼,并在西平台观看了京剧表演《美猴王贺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