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死亡真相是什么,李莲英死亡真相大白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2-09 13:25:19

太监,中国古代被阉割生殖器后专供都城皇室所差役的男性官员,又名"宦官"。古往今来,在诸多后人的眼中太监都是作为一个官卑权小的低贱职位而受到歧视;亦或是一提到太监,世人的脑海中就隐隐约约地浮现出赵高、魏忠贤、安德海等祸害朝政、心狠手辣的不仁不义之辈。

但当我们抛却这些以往固有的偏见,深入了解太监这一职位后,或许会有另一番感触。自先秦官宦制度以来,太监这个职位就贯穿了整个封建历史,并在朝野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同于各位读者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小桌子""小凳子"那样,受宠若佳的他们地位一般不低,并且还掌握着一部分的权力,更有甚者可以左右朝政当权者的思想,把控时局。俨然,这类特殊的人群正在用自身的地位向世人证明身理上的缺陷不代表心理上的缺陷。

晚清的李莲英就是其中一位,作为慈禧太后的贴身太监,老佛爷对他可谓是极为荣宠。在慈禧当权的时代,身为清宫第一大总管的他,无论是在品位、权势,还是财富上都达到了巅峰。倚仗着慈禧,李莲英一度成为了历代太监中的佼佼者。

李莲英死亡真相是什么,李莲英死亡真相大白(1)

俗话说树倒猢狲散,1908年冬,备受时人指责的慈禧终于熬到头了,次年春,李莲英在处理完丧事后,带着一丝不舍被迫离开这个他曾生活了52年的紫禁城。那么失去慈禧这个大靠山的李莲英后半生到底过得怎么样呢?

由于近代史对这位宦官出宫后的事迹基本无从记载,而民间又是野史遍地,众说纷纭,因此笔者就只能结合李莲英的身份和性格来谈谈自己的认知和见解。

千场纵博家仍富

在此之前各位不妨先抛去往日心中对于太监的芥蒂,客观地了解一下李莲英。古人有言: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李莲英"这个名字其实并非他的本名,而是在他进宫14年后,慈禧赐予他的新身份;至于他之前名字,史书中唤作"李进喜"。

作为一个实打实的汉人,李莲英的童年其实过得并不太顺利,虽然早年还是无业游民的父亲在远房叔父的接济下,通过辛勤劳作实现逆天改命,但是天不遂人愿,李家的小康生活很快又随着这个叔父的去世而重返拮据的状态。

在那个子女成群的年代,也就意味着有人可能要早早离开这个家庭,独自谋生,而这个特殊的人选恰恰落在了排行老二的李莲英身上。1855年,时年8岁不到的李莲英净身为太监,永远失去了男儿身。

李莲英死亡真相是什么,李莲英死亡真相大白(2)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那个穷困潦倒的时代,李莲英不过是众多社会底层的一份子,在旧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和他一样被迫混口饭吃的人。入宫后的李莲英凭借个人出色的能力和亮眼的表现,在19岁的时候便受封二总管,别人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到的位置,李莲英却只用了10余年。

两年后,前任大总管安德海被*,李莲英捡了个大便宜,被慈禧经受为大总管,顺势坐上了这清宫宦官的第一把交椅,自此也开始了在朝野之上如日中天的太监生涯。

至此,这就有一点我们可以确认,那就是李莲英的晚年肯定是不缺钱的,且听笔者分析:

首先,古之为官者皆爱财,21岁就喜提大总管之位的李莲英自然而然地就有了众多敛财和中饱私囊的机会,曾任怀来县知县的吴永曾在《庚子西狩丛谈》中记述了他的一段亲身经历:

1900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率光绪及百官出逃,吴永在随驾西行途中任粮台会办,掌握钱粮大权。他回忆,到山西后,太后的排场越来越大,一切费用都要地方承担,太监们则趁机勒索钱财。像李莲英这种总管级人物,敛财数目不在大贪官之下。

李莲英死亡真相是什么,李莲英死亡真相大白(3)

其次就是李莲英的身世,终究是穷人家的孩子,他可能是真的穷怕了,所以为了不再重返揭不开锅的日子,他只有拼命"搞钱",除了上述的记载外,李莲英同样将敲诈的目光放在朝野之上的官员上。借此机会填满自己的腰包。

最后隆裕太后为了表彰他为大清王室的兢兢业业,准其"原品休致"。就这样李莲英领着未曾打过折扣的原工资"退休",回到了北京的一处宅邸安享晚年。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得出李莲英出宫后也决对可以算的上是满载而归,至少不愁没钱花。

李莲英死亡真相是什么,李莲英死亡真相大白(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