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田径比赛分级,第八届全国残疾人田径赛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2-18 15:45:55

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通讯员 李剑锋 汤斌斌

如果你看过残奥会,就会发现与健全人的比赛相比,残疾人的比赛最大的特点就是分级很多。同样一个项目,也会有很多不同的级别。

6月13日到16日,湖北省第十一届残运会田径、乒乓球比赛在宜昌举行。现场,极目新闻记者见证了残疾人运动员分级的全过程。

残疾人田径比赛分级,第八届全国残疾人田径赛(1)

残疾人运动员在进行定级检查

“请不要帮他,让他自己来。”在肢残运动员的定级现场,当一位残疾人运动员试图从轮椅上直起身时,一旁的志愿者本能地伸手准备扶他,却被医务人员礼貌地制止了。

这并不是做定级工作的医生不尊重残疾人,而是要通过观察这位残疾人动作的完成程度,判断他的运动能力,从而作为分级的重要依据。在实际比赛中,能够起身的残疾人,和无法起身的残疾人,在运动能力上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因此他们不能在同一个组别比赛。

残疾人因各自身体情况的不同,运动能力有很大不同。以乒乓球的TT级别为例,数字越小,代表残疾程度越重,最重的TT1级,因为能参赛的运动员很少,在国内比赛中很少出现。级别较低的TT3级,因为运动员很难抓握乒乓球拍,只能用嘴咬着球拍,以半躺的姿势比赛。出于公平竞赛的要求,身体状况接近的选手会被安排在同一个级别比赛,因此在赛前,对运动员进行评估,确定他们的参赛级别,是残运会比赛开始前的必备工作。

在定级工作中,运动员可能会被升级,也可能会被降级。而随着残疾人康复训练技术的进步,一些脊髓受伤,包括先天性因素致残的残疾人,经过科学的康复训练,运动机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因此他们会被降级到残疾程度较轻的组别进行比赛。而另一些残疾人,他们因为长期无法正常行动,而导致运动机能的进一步下降,这就会面临需要升级到残疾程度较重的组别进行比赛。

视力、听力残疾运动员的定级,需要用到相关仪器,而肢体残疾运动员在定级时也会准备X光透视片等相关诊断资料。

因此,在为运动员定级的同时,医生们还会为残疾人提出贴心的康复提示。比如一位选手在要求摘下挂在脖子上的参赛证时,主动要求志愿者帮她,“因为右手抬起来比较疼”。而医生在为她检查时发现,她的右脚可以完成踩、勾等动作,这说明她的运动神经其实是相对完好的。这位运动员是因车祸致残的,几年来,几乎一直坐轮椅,也很少出门。而医生则告诉她,在运动神经完好的情况下,如果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她的运动机能可能会得到恢复,安装假肢后甚至可以像健全人一样出门,当然,这需要克服康复中带来的一些不适。

据了解,本届湖北省残运会共设乒乓球、羽毛球、中国象棋和田径、游泳、旱地冰壶、特奥轮滑七个大项,其中乒乓球、羽毛球和中国象棋纳入省十六运会范畴。参赛运动员涵盖视力、听力、肢体、智力等4个类别残疾人,有18个单位报名参赛,预计参赛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志愿者、工作人员、开幕式演职人员、新闻工作者等将达3700余人,是湖北迄今为止,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残疾人体育盛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