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黑衣球员进攻落点不好反被对手利用
如图1所示,黑衣球员在头顶区奋力*直线,结果*球线路完全在对手的预判范围之内,所以*球的球速越快,对手借力反击更快,结果被对手快勾对角以后,直接失分。
图2 蓝衣球员利用精准的*球落点
图2正好是相反的例子。蓝衣球员在底线正手*直线,力量不大,但*球线路巧妙。如图2所示,出球线路紧贴边线,已经是对手防守范围的最远距离,所以对手无能为力,只能望球兴叹了。可见,球速是影响进攻威胁性的一个因素,但绝对不是唯一因素。
对“防守”技术攻击性的忽视是被动挨打的根本原因
因为传统技术风格强调的是“以快为主”和“以攻为主”,所以对“防守”的关注特别少,历史文献记载也很少。但笔者认为,“防守”环节的问题恰恰是中国队当前困境的主要矛盾。我们习惯于看到“防守”的被动面,而忽视“防守”的主动性,所以,防守技术往往是中规中矩、老老实实,“攻击性”大打折扣。一旦进入防守状态,往往是一防再防,很难有机会“防转攻”,整体上处于被动挨打局面。
“攻击性”这一概念,很容易联想到进攻,认为只有进攻技术才具有攻击性。甚至混为一谈,攻击性就是进攻,这是战术执行力下降、打法单一甚至走向死胡同的思想根源。事实上,“攻击性”是一个属性概念,是每一个技术的“威胁性”属性,指每一次击球施加给对手的压力和难度。进攻技术具有攻击性,防守技术同样也有攻击性,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它不是心血来潮、凭空而降的一个概念,而是早就根植于羽毛球竞技的实践当中。例如,侯加昌在1984的《论我国男子单打技术的发展趋向》一文中已经提出:进攻不仅仅体现在*球形式上,更主要体现在进攻的“意识”上,是争取主动的意识。“
“攻击性”程度是衡量运动员技术水准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攻击性”程度高,不仅可以直接得分,还可以迅速实现攻守转换,从而获得更多主动进攻的机会。所以,所有技术的攻击性程度的平均值,才真正反映了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这是技术全面性的决定性特征值。
而决定“攻击性”程度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至少包括球速、落点、弧度、角度、组合、节奏等要素。在训练实践中,我们对于这些攻击性要素的理解和把握又是不全面的,更多关注的是球速,对于落点、弧度、角度、组合和节奏大多重视不够,客观上也影响了技术“攻击性”潜力的挖掘。
传统风格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尽管提出了“以快为主、以攻为主”指导思想,但是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只罗列了一些外延表现,而且是不全面的,所以在具体执行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误解和偏差。首先,将“以攻为主”仅理解为“以进攻为主”,从而导致对“防守”环节的轻视;第二,将“以快为主”理解为“以球速快为主”,而忽略了其它影响攻击性程度的要素,从而使进攻方式显得越来越单一。
图3 白衣球员因为网前放网技术攻击性
图3显示,白衣球员在网前正手放网,但是质量比较差,正好被黑衣球员利用。只见黑衣球员正手快勾对角,白衣球员被迫挑球,即刻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