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大家就体育运动各抒己见,正巧赶上一场经典的网球比赛,在赞叹比赛精彩之余,画面给到了比赛的局间隙,一名头戴遮阳帽,身着制服的球童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关乎于球童的话题,也有了这篇关于乒、羽两项运动适不适合有球童的话题。
球童(ballkid),小编所认为的球童分两种:
1.“仪式性”球童,象征竞技体育“友谊第一”,意在表达纯净、友好的理念,通常在大型比赛开始之前由参赛双方牵手球童入场。(大多数体育项目中均设)
2.“功能性”球童,阳光而青涩的少年,他们身着统一的制服,“潜伏”在球场的角落,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在底线或网带两端来回穿梭,完成着看似平常却极为重要的工作。
在网球项目中,球童穿梭的身影最为常见,他们通常出现在网前站位和底线站位。网前站位分居球网两侧,主裁的对面一侧的球场在比赛过程中大多需要呈跪姿。他们主要负责捡取场地内的“死球”,并在一分结束后将球以地滚球的方式传递给发球侧的底线站位球童。
这一类球童正属于前面提及的第二种球童,在比赛的过程除了捡球、递球,为球员递毛巾、送饮料、撑阳伞、扔垃圾等等,都是球童的分内事。他们在分与分之间穿梭在球场之中,其站位和跑动都经过专业的训练,以保证高效且不干扰到比赛的进行。而网球的规则和原理刚好又与乒乓球、羽毛球相类似,那为什么我们很少见到后者的大型赛事中出现球童呢?(近年来的国内乒超联赛和巡回赛中也引用了球童,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设立球童对乒乓球和羽毛球来说是不是一件好事?小编就此论点做出一些分析。
1. 首先,我们以网球运动为例,为什么设立球童。网球的比赛场地和用球弹性更大,这些特性就使得网球运动中“捡球”的次数格外之多。快节奏、高对抗的网球赛事中,确保被打丢的球被及时地回收并提供给球员,是一项格外艰巨而重要的工作。尽管球童并非是不可或缺的,但他们的存在能够大大减少比赛过程中的无效时间,从而有效地提升比赛节奏、缩短比赛时间,这在网球赛事中尤为重要。
反观乒乓球和羽毛球,场地相对而言更为狭小更为紧凑,捡球范围不算太大,而小编认为最重要的是捡球期间,从球员的角度考虑,正好趁机整顿思绪,回气盘算,所以不设球童。
说的更细一点,乒乓球不设球童的原因,一是发挥,乒乓是最为轻巧细微,旋转强烈之球类运动,对指掌末梢神经之感应要求甚高,是谓「手感」,跟网球等使用胳膊大关节大相径庭,由于非常敏感,再加上同批次的球与球之间难免有微差别,足以对职业选手发挥造成影响,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也。据说前世界冠军江嘉良,六、七岁凭“颠球”,辨别出球的轻重质量,把一箩筐乒乓球依此分为一星、两星、三星及次品等。此之所以,乒乓球比赛之传统,乃刻意用回同一个球。
羽毛球同样如此,根据羽毛的破损程度不同,球速也会产生影响,而需不需要换球,何时换球也是羽毛球运动心理博弈的精髓所在,再加上正规羽毛球比赛中最少有7个裁判,如果再加上球童,是想一起“煮饺子”吗?
小编“灵魂画师”,能看懂的想必十分了解羽毛球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反之,从推广的角度而言,加设球童也有其好处,球员自行弯腰捡球,有点“纡尊降贵”,自贬身价之感。再一个,对于一些冗长的拉锯战,缩短捡球时间可减少冷场,令球赛更加紧凑;而球与球之间固然有差别,但同时作用于双方,对等的条件下也能增加比赛的悬念,也算是竞技比赛的魅力;同时开句玩笑,在语言可以听懂的情况下对于球童而言,间隙的场外指导也能对其有所帮助。
私意以为,就像学习球技一样,取人之长,观摩求进,确是好事,但毋须囫囵吞枣,盲目照搬。乒、羽比赛,增设球童,看官又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