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家主打年代感的餐馆用餐时,发现餐厅里提供的喝水杯,是类似下图这样的,有点像金属杯,又有点像陶瓷杯,颇有几分特色。一问店主才知道,这是上个世纪6、70年代曾火爆一时的“搪瓷”杯。
除了搪瓷杯外,像搪瓷缸、搪瓷脸盆、搪瓷奶锅、搪瓷痰盂等搪瓷制品,应该算是年纪略长一些的一代人的记忆。这些搪瓷器皿表面,通常还会带有一些很有年代气息的图案或文字,给人一种穿越回某个年代的感觉。
“搪瓷”到底是什么材料?既然曾经非常流行,为啥我们如今喝水的杯子,或是用到的器皿,却很少见到是用搪瓷做的?今天,懒喵就跟大家聊聊有关“搪瓷”的话题,一起来看看。
1、“搪瓷”究竟是什么?搪瓷,并没有那么神秘,它其实就是涂烧在金属底坯表面上的无机玻璃瓷釉,用句大白话来说,就是披了一层瓷的金属。
用金属制成的器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生锈的情况,或在受热时会在表面形成氧化层。搪瓷的出现,刚好可以弥补金属器皿存在的不足,能够使其既具有金属的强度,又具有瓷釉美丽的外表。
搪瓷并非是中国人发明的,而是属于舶来品。它最早出现在古埃及,然后传入希腊,到了公元8世纪,中国才开始发展搪瓷。明朝时期达到制作顶峰的景泰蓝制品,也属于搪瓷技艺的一种。到了上个世纪6、70年代,搪瓷制品在我国一度非常红。
喜欢研究锅具的朋友,应该知道有一种在欧美国家很盛行的锅,叫“珐琅锅”。其实,珐琅和搪瓷是一类材料。1956年以前,人们都把珐琅和搪瓷视为同个意思。到了1956年以后,国家出台了搪瓷制品的标准,把珐琅定义为艺术搪瓷,即珐琅是搪瓷里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