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胜离开梁山,公孙胜最终结局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6-24 15:23:33

新水浒吴用形象

最大的可能,就是当初劫取生辰纲时,的确只有七人,后来又加入了一位。加入了谁呢?只有公孙胜。

原因很简单,公孙胜在这个队伍中,压根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智取生辰纲的八人中,晁盖是组织者,吴用负责出计策,刘唐则是报信的人,三阮同进退,是一体的,白胜则是卖酒的人。唯独公孙胜最奇怪,他虽然也报信,但与刘唐的话有重复之嫌,而且公孙胜是个法师。

其实,让一个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神仙级别的大法师,加入到凡人队伍,去劫另一队凡人押送的金银宝贝,本身就很另类。在普通人的队伍中,公孙胜简直就是开挂者。以他的能耐,别说对付杨志等十几人,便是千军万马也不放在眼里。

另外,在水浒资料中,《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没提到公孙胜,早期元杂剧也没有说到公孙胜,只有《大宋宣和遗事》中提到了公孙胜,但他没有事迹,形象非常模糊,算是可有可无的人物。就连明代嘉靖时期李先开的《宝剑记》中,也没说公孙胜是道士。

公孙胜离开梁山,公孙胜最终结局(9)

新水浒林冲形象

《宝剑记》是根据水浒改编,林冲的身份和事迹都没有改变,唯独公孙胜成了军官,这一点非常奇怪。所以侯会认为:《宝剑记》依据早期《水浒传》,公孙胜最初就是一位军官,籍籍无名,后来才被重视,并道袍加身,使他和吴用同为梁山军师。

正因为公孙胜是后来加入的人物,所以纵观水浒我们可以发现,公孙胜的踪迹飘忽不定,有时候明明在梁山却没有任何行动。比如跟着晁盖上梁山后,梁山对付呼延灼及连环马,对付关胜、张清等将领时,明明出于劣势公孙胜都没有反应,而对付樊瑞、高廉时,公孙胜才出现。

梁山好汉第一次出场,都有赞诗,但公孙胜出场没有赞诗,这也能说明,他是后出场的人物。

公孙胜离开梁山,公孙胜最终结局(10)

新水浒公孙胜形象

公孙胜为何离开梁山?侯会在《水浒源流新证》这样解释。

《水浒传》是典型的“世代累积型”作品……作者在删改旧文、增益新素材的过程中,需要创造一些人物、故事,以为牵合情节、弥合缝隙之用。而公孙胜探母等情节,恐怕就是出于此种目的而设置的。

关于公孙胜是后加入的人物,侯会在《水浒源流新证》中有详细的考证,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

综合这些可知:公孙胜之所以离开梁山,是因为作者在创造水浒这本书时,根据人物的活动,故事的发展而定,这样才能让逻辑结构更合理。也即是说,公孙胜离开梁山是作者的设定,根本不是因为看透宋江。

2.作者必须要“雪藏”公孙胜

其实,我们换个思维,从作者创作角度来看,就能更容易理解了。

公孙胜离开梁山,公孙胜最终结局(11)

新水浒公孙胜、戴宗

古典历史演义类小说,虽然有神魔情节,但这些终究只能是辅助作用,更重要的主体,其实还是普通人。尽管公孙胜不是神仙,但其能力却远远超越普通人,和神仙并无区别。如果让他对付普通人,则不合情理。

所以,作者更多地是让公孙胜对付同样身份的法师。比如公孙胜斗法破高廉,公孙胜收服混世魔王樊瑞,破贺重宝的妖法,收降田虎麾下的法师幻魔君乔道清和神驹子马灵等。而其他时候,公孙胜则很少出面,顶多协助他人,几乎没有与普通人交过手(为晁盖报信时,曾动手打庄客)。

正因如此,所以在没有法师的情况下,即便梁山遇挫,被人打败,作者也不会安排公孙胜出场。说白了,这样逆天的人物,必须被作者“雪藏”,否则不好处理他的戏份。比如,若公孙胜也参与征方腊,那作者就不好处理后面的故事了。

公孙胜离开梁山,公孙胜最终结局(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