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南京曾是安徽的省会,许多人都会感到惊讶或摇头,但这在历史上的确是真的。
而且,安徽与江苏原本是一个行政区,一分为二的时间是在清朝初期,距今也就三百多年历史。
江苏省名中的“江”与长江并没有啥直接关系,它与安徽省名一样,都是用了辖区内两个城市名的头一个字合并而成的。
江苏与安徽山水相连,历史上本是一家。
江苏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等厚重人文历史。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遍及全省,境内湖泊众多,地势平坦,地貌由平原、水域、低山丘陵构成;东临黄海,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地理上也跨越南北气候、植被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
安徽是明王朝的龙兴宝地,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等多元文化圈构成。这里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它濒江近海,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经济、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有着历史和天然的联系。
朱元璋创立大明王朝后,曾沿袭元朝的行省制,后来将行省改名为为布政使司,但官家和民间仍习惯上仍称之为省,俗称为藩司。
明朝洪武年间的都城设在南京,当时叫应天府。朱元璋出于安全上的考虑,建国后遂以应天府为中心,划出了一块巨大的区域拱卫京都,称为直隶,后称南直隶。
当时,南直隶辖管的区域,就是现在江苏安徽两省之和。
明代中前期,南直隶经济文化发达,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方。以扬州和淮安为中心的苏中地区,凭借淮盐贸易和运河航运而富甲一方。即便是皖北淮河流域,经济繁荣也远超北方地区,当时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之说。
江南一省当时的赋税,就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可谓举足轻重。
文化方面,南直隶江南贡院的规模,在全国居于首位。全国近半数的官员,大多来自于江南贡院,光是状元就出了数十位。“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的说法并非夸张。
1644年,满清入主中原。顺治二年(1645年)宣布废除南直隶,改为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巡抚衙门设在江宁(南京)。不久,清朝又改承宣布政使司为行省,于是有了江南省之名。
可能由于江南省的富庶强大和汉文化根基厚重,引起了满清皇家的隐忧。加上清朝入关后,江南地区曾发生多起激烈地反抗“剃发易服”事件,所以清朝廷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颁布旨令,将江南省一分为二。东称“江南右布政使司”,西称“江南左布政使司”,一度简称为“江南右”和“江南左”。
到了康熙六年(1667年),康熙皇帝采纳朝臣建议,把东部的“江南右”取管辖内最有名的江宁和苏州两府的首字成名,称为“江苏”。
当时,江宁是两江总督(辖江南省、江西省,故简称两江总督)署驻地,而江苏巡抚衙门则驻苏州,也就是省会在苏州,因此简称“苏”。
对于西部的“江南左”,取省内最有影响力的安庆、徽州两府的首字成名称为“安徽”。
因安庆府为当时是江南左境内的政治中心,徽州府经济发达,取这两地名的首字为省名恰如其分。再因境内有皖山、皖河,春秋时期还有古皖国的经历,而简称“皖”。
两地分设后,江苏省由于地处沿海地带,对外贸易便捷,经济发展也很快速。相比之下,安徽省由于处于内地,时有自然灾害发生,传统农业生产更是靠天吃饭,难以在商业贸易上作出突出成就,因此发展逐渐落在了江苏后面。
按照惯例,各个省的省会都应该建在自己的辖区内,可清代安徽是一个特例。从清初一直到乾隆中期近百年时间里,安徽的省会一直在江宁府(即南京)。而江苏的省会,设在在苏州。
江宁的“两江总督”衙署,原来统辖江南、江西两省,此后变成了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官名却仍叫“两江总督”。
到了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的省会才从江宁迁移到安庆,江苏省会也从苏州迁到了江宁。安徽和江苏的地理和管辖纠缠才彻底分清。
因此,在历史上,南京真的曾是安徽的省会。
如果按照笼统计算,它在明朝持续了二百多年,在清朝又延续了近一百年。
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上别称不少,比如金陵、应天、建康、天京等等。
明代最初叫应天府,后称为南京、京师。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复称南京。当时大致辖今江苏、安徽两省和上海市。
民国的北洋政府末期,南京为国内特别市。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定南京为首都,设置首都特别市,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解放初的南京仍为直辖市。1952年9月,南京直辖市与苏南、苏北行署区合并,成立江苏省。1953年元旦,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被定为江苏省省会。
(江苏风光)
苏州,既是全国最著名的城市之一,又有全国实力最强地级市之一。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流传千百年的老话无人不晓。苏州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城市的人文和自然美景独具特色。而且苏州至今保留着姑苏古城“水陆棋盘”的框架和格局,是全世界罕有的奇迹。
清朝在安徽建省时,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等七个府及滁州、和州、广德等三个直隶州,疆域格局基本定型,安庆府作为临时省会的地位不容置疑。
安庆市历史悠久,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朝廷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安庆城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等美誉,还是皖江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区,“桐城派”的故里,黄梅戏发展成熟的地方,京剧鼻祖徽班成长的摇篮,也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
民国初期,安徽省分为芜湖道、安庆道、淮泗道。抗日战争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安徽人民建立了淮北抗日根据地,淮南抗日根据地,皖江抗日根据地。
新中国成立之初,安徽分为皖北、皖南两行署,皖北行署驻合肥市,皖南行署驻芜湖市。1952年合并皖南、皖北行署,恢复安徽省。
现今的安徽省会合肥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它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此而得名。在3000余年的建城史中,有2100余年的县治、1400余年的府治历史,数为州郡治所。
(安徽合肥风光)
合肥市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商埠和军事重镇,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三国故地、包拯故里、淮军摇篮等美称。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和配图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