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二氧化碳减少对大气辐射的影响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1-02 13:24:14

近年来, 高考文综地理都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地理试题不是直接选自教材知识,而是不断提升教材知识。正所谓是题在书外,理在课本。如果你没有理清知识脉络,没有深刻把握地理的原理规律,没有吃透常考点,甚至不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就算看完了整本教材,也不一定能考试通关。在地理的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夯实基础,吃透主干知识,联系实际,灵活变通,不断提升解题能力。下面,我们来整理归纳地理常考点—大气受热过程,看看与试题相关的知识基点。

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二氧化碳减少对大气辐射的影响(1)

大气受热

大气受热过程

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二氧化碳减少对大气辐射的影响(2)

大气受热过程

1.“三”大过程:太阳暖大地,地面增温,

大地暖大气,大气增温;

大气还大地,地面保温。

可以看出,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

2.“大作用:

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二氧化碳减少对大气辐射的影响(3)

①削弱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白天侧重考虑削弱作用。

②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夜晚侧重考虑保温作用即大气逆辐射。一般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大气逆辐射越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越明显。

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解释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规律:高原>凹地>平地>山地

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二氧化碳减少对大气辐射的影响(4)

气温日较差大小影响因素

(2)人造烟雾防冻:秋冬季北方寒潮来袭,常用人造烟雾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

(3)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增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气温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

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二氧化碳减少对大气辐射的影响(5)

(4)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反季节农业,利用玻璃温室育苗:类似于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太阳短波容易进入温室,但地面长波辐射难出去,从而导致热量保留在温室或大棚内。

(5)果园铺沙石: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

( 6 ) 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丰富: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 7 ) 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能丰富:

气候干旱,晴天多阴天少,云雾少,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 8 ) “高处不胜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4.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二氧化碳减少对大气辐射的影响(6)

气温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