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星影像图(图片来源:北京市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
北京位于我国华北平原的北端,地处东北平原、蒙古平原、华北平原三个不同自然地理单元的交汇部。自西南而来的太行山脉,层峦叠嶂,绵亘数百公里;燕山山脉屏障其北,峻岭崇山,巍峨壮丽;其东南一面便是坦荡辽阔的华北大平原。北京南接中原,直趋江淮,东濒渤海,汪洋无涯;海河水系的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等,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扇形水系,汇流天津而东注渤海。
北京市地形分区图(图片来源:北京市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
4 天地影像瞰北京从天空俯瞰北京,通过飞机或卫星拍摄影像,再利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进行处理,就可以制作正射影像图。影像图给了我们极大的时间跨度,来以时间为轴的方式俯瞰城市风貌变化。下图展示了奥体中心地区从1999年至2017年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从申奥成功到奥运会举办完,国家体育场(鸟巢)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以及周围城市风貌的变化情况。
国家体育场(鸟巢)附近城市影像图(图片来源: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数据航母”)
5 地下管网透北京北京城的地下,存在着复杂而庞大的管网系统,电力、通信、排水、燃气、热力等多种管道有序分布,它们犹如城市生命线一样,保障着城市的有效运行。
随着城市发展,地下管线的数量越来越多,分布越来越广。为了让这些管线得到及时的维护和管理,我们需要摸清它们的分布规律,才能够更好地管理地下空间。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测绘了北京市8.17万公里的地下管线,东西城区是管线分布最密集的地方,有些道路下面甚至并排埋藏着十几条管线。
北京市地下管线类型及分布(图片来源: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数据航母”)
6 城市出行触北京北京拥有着庞大而复杂的城市交通系统,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深入融合,为北京市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保障。据统计,在北京平均每人每天的通勤距离达到17.4公里,平均通勤时间达52.9分钟,交通拥堵已成为最为突出的“城市病”。图8是根据北京2017年某日上午上班时间段的公交车位置定位大数据所形成的城市交通热度图,展现出了上班时段公交车的分布情况,也反映了公共交通出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