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的真正身份,孙权的身份性格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1-12 16:53:09

上图_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西晋时史学家

二、孙氏父子身上的寒门特征

陈寿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管中窥豹,见孙氏父子之“轻狡”,观东吴之不守礼法,便足以说明孙氏的寒门身份。

西汉武帝以来,“独尊儒术”;东汉以降,历代帝王好研修经学,以“孝廉”“明经”二科作为选官(察举征辟制)的重要评判标准。这导致东汉时期的豪族,皆习儒家经典,以《诗》《礼》传家。在东汉豪族儒学化的背景下,一个人的学识与修养,可作为评判其出身的一个重要依据。

但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身上,却很少看到儒学特征。

据《三国志·吴主传》注引《吴书》记载:“(魏文帝)嘲(张)咨曰:‘吴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馀间,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曹丕在文学史与批评史上多有建树,文采是有的,他的确有资格嘲讽孙权“不知学”,是较为可信的;吴使张咨虽为孙权辩解,却也承认了孙权不以儒学为主业的事实。孙权举孝廉出身,读过点书,可他都尚且如此,更别提其父、兄了。

孙权的真正身份,孙权的身份性格(5)

上图_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

孙策拜访江东名士高岱时,受他人挑拨,误以为高岱讽刺他“没文化”,于是怒而*之。孙坚年轻时,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多年,后来虽屡立战功、累迁至于长沙太守,却仍不受荆州刺史王叡待见。

非但如此,孙坚还差点没讨到老婆。据《三国志·吴夫人传》记载:“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於是遂许为婚,生四男一女。”

这里用到了一个贬义词,叫“轻狡”。吕布背信弃义,陈寿恶之,才评价其“轻狡反覆”。吴家人以“轻狡”一词形容孙坚,虽不见得后者品行有多恶劣,却也说明他们对孙坚这个武人的轻视。好在,吴夫人是个有眼光的人,此为后话。

孙权的真正身份,孙权的身份性格(6)

上图_ 吕布(?-198),字奉先

更能体现孙氏一族出身寒微的,是孙权不修礼制的态度。

宋张敦颐在《六朝事迹编类》提到:“终吴之世,未暇礼文,宗庙社稷,不见于史。”儒家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但孙权立国后,却鲜少行此礼制。根据《三国志》《建康实录》等*载,东吴群臣曾为此与孙权多次展开争论,但孙权要么敷衍了事,要么就直接以“俗儒意说,非典籍正义”的借口,拒绝兴修礼制。

以“天命论”走上称帝道路的孙权,竟然对祭祀上天满不在乎,这种行为不可谓不“奇葩”。再加上孙氏内部婚姻一直有“不计行辈”的传统,可知其出身寒微之说,可为定论。

孙权的真正身份,孙权的身份性格(7)

上图_ 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155年-191年)

三、种瓜为业的祖上

对此,陈寿也早有暗示。他对孙坚的评价是:“勇挚刚毅,孤微发迹。”这不仅是他对孙坚这位英雄的肯定,也说明其出身微末的事实。因此,《吴书》中称“坚世仕吴”,应当是东吴史官对孙氏一族的美化。

方诗铭先生在《三国人物散论》中指出:“《三国志》中《吴志》的史源,主要来自孙吴的官修史书韦昭所撰《吴书》,对孙坚这种不光彩的早年生涯,当然要为之隐讳。”

要之,寒门出身的孙坚,亦如边地武将,虽战功卓著,却难以融入中原士族圈子中。孙坚为何要投入袁术麾下?孙策又为何与江东豪族刀兵相向?他们的身份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孙权的真正身份,孙权的身份性格(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